科学技术

2025.04.25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韩国天文研究院在智利、南非和澳大利亚部署了广视场望远镜,实现对南半球天文现象的全天候观测。图为安装在澳大利亚的系外行星探测系统。图片来源:韩国天文研究院

韩国天文研究院在智利、南非和澳大利亚部署了广视场望远镜,实现对南半球天文现象的全天候观测。图为安装在澳大利亚的系外行星探测系统。图片来源:韩国天文研究院



      韩宣网4月25日电(记者高贤井)韩国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了一颗“超级地球”系外行星,相关成果已发表在《科学》杂志上。

      据韩国宇宙航空厅25日消息,该国际研究团队利用“系外行星微引力透镜观测系统”数据,发现了一颗“长周期超级地球”型系外行星。

      所谓“超级地球”,是指表面由岩石构成,质量约为地球的1到10倍,且公转周期超过一年的系外行星。而“系外行星”是围绕太阳以外恒星运行的行星。

      本次发现的行星命名为“OGLE-2016-BLG-0007Lb”,距离地球约1.4万光年,质量虽仅为地球的1.3倍, 却是目前已知长周期超级地球中质量最小的一颗。研究推测,它绕一颗质量约为太阳60%的恒星运转, 轨道半径约15亿公里,公转周期为约40年。

      韩国宇宙航空厅厅长尹宁彬表示,得益于该观测系统的卓越性能,韩国在利用微引力透镜方法发现系外行星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系外行星微引力透镜观测系统是韩国天文研究院开发并运营的全球观测系统,专注于通过微引力透镜方法探测长周期系外行星。目前,全球通过该方法已发现300余颗系外行星,其中自系外行星微引力透镜观测系统启用以来,共发现227颗。

      hjkoh@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