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中央博物馆进行的特别展“美术里之都市,都市里之美术”展示18世纪朝鲜王朝后期到1930年代美术作品中出现的都市风景。
河边人来人往,一群人围绕观看角力。画得比手指甲还要小的数百人分别在游览、做买卖、玩游戏、打架。在画中无论是买卖的商人、吆喝的船夫还是过桥的行人,都能看到清晰的五官。这是明代画家仇英(1494-1552)《清明上河图》中的风景。
在国立中央博物馆5日开幕的特别展“美术里之都市,都市里之美术”展示18世纪朝鲜王朝后期到1930年代美术作品中出现的都市文化。此次展览展示包含300多年前韩国、中国、日本都市风景的370多件美术作品,从中可以看到都市景观、都市人们、都市情趣和过去人的审美。
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清明上河图》的一部分。明代画家仇英画下了都市景观、都市人们和都市情趣。
清代苏州籍宫廷画家徐扬画的《姑苏繁华图》的一部分。他画出了18世纪鼎盛的大都市苏州,画中人物约达4800人,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生动。
尤其是中国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一同出现在展厅。这两件作品很少被一起展示,仅公开到23日。
《清明上河图》和《姑苏繁华图》是画出中国都市丰富的物资与活力的代表作,生动地描绘了明代江南地区的大都市苏州的各种商店与人山人海的街道。1759年清代宫廷画家徐扬(1712-1779)画的《姑苏繁华图》,画中人物竟达4800名。
画出朝鲜后期都市风景的《太平城市图》生动描写了拥挤喧哗的市场氛围。
展览还展示韩国与日本的都市风景。
《太平城市图》画的是朝鲜时代汉阳风景,可看到到处拥挤的人群和剪烟叶、织布、给房顶上瓦等韩国传统生活习俗。如果观赏时与《华城全图》做比较,会觉得更有意思。《华城全图》画出了朝鲜第22代王正祖(1752-1800)梦想中的城市华城。此外,这里还展示画出日本京都的理想风景的《洛中洛外图》,可以一眼对比韩中日三国的“城市乌托邦”。
“美术里之都市,都市里之美术”特别展中展示的中国国家一级文物《清明上河图》(左)与《姑苏繁华图》。
此外,通过朝鲜时代风俗画家的作品可看到平民百姓的乐趣与城市背巷的娱乐文化。尤其通过金弘道在25个画幅中画出朝鲜时代百姓们的劳动、游戏、男女感情等多彩生活的《檀圆风俗图帖》,申润福在30个画幅中生动表达娱乐与男女关系的《蕙圆风俗图帖》如实展现了18世纪朝鲜的文化。
“美术里之都市、都市里之美术”特别展还一起展示着1800年代的全身肖像画、家具、陶瓷、工具等。
展览将持续到11月23日。展览期间每天4次进行展品讲解,每周三晚7点将举行与策展人的对话。
更详细的内容请参考国立中央博物馆官方网站。
https://www.museum.go.kr/site/main/home
李贺奈 Korea.net记者
照片:全汉 Korea.net记者、国立中央博物馆
翻译:姜恩惠
hlee10@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