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2025.08.07

图为用于研究的韩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KSTAR)。图片来源:韩联社

图为用于研究的韩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KSTAR)。图片来源:韩联社



      韩宣网8月7日电(记者高贤井)韩国和美国共同研发出了核聚变能源商用化的核心技术。

      韩国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6日表示,韩国核聚变能源研究院和美国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携手,共同研发出了核聚变能源商用化的核心技术——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技术。这一研究成果通过对韩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KSTAR)的共同研究获得。

      研究结果显示,装置内壁必须耐热,应足以承受1亿度以上的超高温等离子体。近来耐热金属“钨”作为新一代内壁材料备受瞩目。

      而问题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钨杂质。钨杂质进入等离子体时,会影响装置的运行稳定性和等离子体性能。这也是等离子体稳定性控制技术被认为是核聚变能源商用化核心技术的原因。

      韩美共同研究组发现,注入硼粉后,核聚变炉内壁产生的钨杂质会减少。也就是说,该方法确保了等离子体的稳定性。

      研究结果于上月25日刊登在了国际顶级期刊《核聚变》上。

      科学技术情报通信部公共融合研究政策官郑泽烈(音)表示,为加速实现核聚变能源,确保核聚变研究发展至未来核心技术,将积极提供援助。

      hjkoh@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