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科学技术院物理学系博士宋武俊(左)与教授金甲镇。图片来源:韩国科学技术院
韩宣网5月7日电(记者Charles Audouin)韩美联合研究团队成功验证了以磁性材料实现量子计算关键技术的可行性。
韩国科学技术院7日表示,物理系金甲镇教授研究团队与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合作,成功开发出“光子-磁子混合芯片”,并在磁性材料中实时实现了多重信号干涉现象。
量子计算具备优于传统计算机的运算性能,此次实验首次证明了磁体作为量子计算核心组件的可行性。
韩美研究团队开发的光子-磁子混合芯片。图片来源:韩国科学技术院
研究团队开发的芯片能够实现光子与磁子的协同工作,在远距离的磁性体之间传输信号,并实时观测多重信号的干涉现象。磁子是指磁性材料内部自旋集体振动所形成的准粒子,能够无能量损耗地传递信息。
实验中,研究人员在两个磁性体之间安装了超导共振器,并输入微波信号,观察到磁子信号能够无损耗地传输。此外,研究团队通过调节多个信号的频率和时间间隔,成功控制了磁性体内部磁子的干涉模式。
金甲镇表示,这一成果标志着我们在开发高效量子信息处理设备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研究成果已分别于上月1日和1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pj Spintronics》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caudouin@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