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来源: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YouTube频道
韩宣网6月22日电(记者郑朱理 姜嘉熙)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发射成功。
“世界”号从2010年起投入研发,时隔12年3个月发射成功。距离1992年韩国发射首颗人造卫星“韩星1号”已过30年,距离2002年韩国发射首枚采用液体发动机的火箭已有20年,终于自主研发火箭成功。
此次发射成功,意味着韩国成为继俄罗斯、美国、欧洲、中国、日本、印度后,第七个具有1吨以上中大型卫星发射能力的航天强国。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21日表示,“世界”号当天下午4时在位于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发射升空,火箭携带的性能验证卫星成功分离并到达700千米目标轨道。
“世界”号发射第123秒到达62千米处,并进行一级火箭分离。发射第227秒,火箭在202千米处进行整流罩分离,之后于第269秒在273千米处进行二级火箭分离。发射第875秒,性能验证卫星成功分离,发射第945秒,模拟卫星也与箭体分离,按照飞行程序顺利进行。发射第42分钟后,与南极世宗基地的通信也顺利完成。
目前,“世界”号模拟卫星和性能验证卫星在700千米轨道上以秒速约7.5公里运行。
这是继去年10月21日“世界”号第一次发射失败后,时隔8个月取得的成功。与搭载1.5吨模拟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不同,此次在1.3吨模拟卫星上搭载了性能验证卫星。当时,“世界”号三级发动机熄火早于预期,未能成功入轨。
“世界”号研发共耗资1.9572万亿韩元。从发射卫星的75吨液体燃料发动机至搭载火箭的整流罩,都是韩国研究组的作品。
科技部长官李宗昊在罗老航天中心举行记者会并宣布,韩国成为第七个具有运载火箭技术的国家,在这层面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现在韩国不需借用其他国家的发射场或运载火箭,奠定了直接迈向航天的坚实基础。政府将以此次研发经验和技术为基础,推进研发性能升级的运载火箭。
当天,韩国总统尹锡悦也在首尔龙山总统府观看了“世界”号的发射过程称,大韩民国通向太空之路由此打通,这是过去30年艰苦奋斗的产物。
6月21日下午4时,在位于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韩国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进行第二次发射。图片来源: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
etoilejr@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