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奇、斑鳐、冻秋刀鱼干、泥鳅汤、清麴酱……这些都是英国的美食专栏作家蒂姆·阿尔珀(Tim Alper)喜欢的韩国料理。这些料理具有独特而强烈的香味与味道,韩国人对这些料理也是喜好参半。
当然,我们也可以经常看到喜欢这些韩国料理的外国人。不过阿尔珀更关心的是这些料理之所以诞生的文化历史背景,而不是食物本身。
阿尔珀认为食物是哲学思维的产物。这样的看法可追溯到他学哲学的独特经历。去年出版的《香蕉与古斯古斯面》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向韩国读者介绍了欧洲代表食物。
蒂姆•埃尔伯说,我们吃的食物和选择食物的过程中已经溶入了哲学思维。因此,如果能了解到与食物有关的文化与历史,就可以更好地享受食物。
阿尔珀不仅仅是简单说明比萨、意大利面等广为人知的欧洲料理之所以诞生的背景,而是将通过长期旅行中体验到的欧洲料理知识引申到韩国代表性家常菜的背景,自然将读者引导到欧洲料理文化世界里。在这里,他特有的幽默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他说自己的梦想是在小乡村开一家餐馆,当个热情洋溢的厨师,下面是与记者的采访录。
阿尔珀的《香蕉与古斯古斯面》从哲学角度介绍欧洲食物,同时找出了与韩国饮食文化的相似性。
-
您写《香蕉与古斯古斯面》一书的动机是?
其实韩国已经有很多有关欧洲料理与欧洲旅游的书籍。不过很多韩国人来欧洲旅游时,会在有限制的时间内尽量多做体验、多访问旅游胜地。不知道在这样的旅行中有多少人能够尝到真正的欧洲料理,体验到欧洲料理蕴藏着的文化。我写这本书,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到食物和该食物的由来与相关文化。
例如,很多人到餐厅点西班牙海鲜饭(Paella),却不知道那是西班牙菜,也不知道西班牙人什么时候吃这道菜,做起来需要多长时间等。
-
这本书虽然不是烹饪书,但也介绍了几种食物的烹饪法,有时还让人觉得这本书就像介绍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旅游书籍。您的目标读者群体是?
我是为了想去欧洲旅游或最近去过欧洲后对欧洲料理产生兴趣,进而想了解其由来与背景、相关文化的人写了这本书。实际上,食物的由来与背景、文化非常重要,而且也非常有趣。
写进烹饪法,是为了给韩国读者介绍该料理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我以简单的料理为主,介绍了可以在韩国购买到食材的烹饪法。读者看后会对该料理产生兴趣,在亲手做的过程中也许会产生想去该地区旅游的想法。在俄罗斯章节,我特意介绍了罗宋汤(borscht)的简单做法。我估计在韩国人当中很少会有到俄罗斯品尝这道菜的人。为了更好地说明这道菜是什么样的,我就写进了烹饪法。
-
书中有介绍各种英国酱料的“英国酱料指南(British Sauce Navigator)”、“可以装做很懂红酒的十二戒律”等不少有趣实用的内容。您写进这些内容的理由是?
我在准备写书的时候,想要在每个章节都添加一些有用的、有趣的内容。我曾在英国、法国、西班牙、乌克兰等欧洲地区旅游过几年,想在此基础上从人类学角度介绍欧洲料理。
-
书中收录了“炸鱼薯条 (Fish and chips)”等的烹饪法,您选择料理的标准是?
首先主要选了我个人熟知的,也可以讲述有关个人经验的料理。例如,让我感动的料理,或可以代表该国的具有象征性的有文化价值的料理。
阿尔珀说,石锅、酱缸、发酵等都是欧洲饮食文化里没有的可贵资产,并对韩国饮食文化予以了高度评价。
-
在欧洲地区的饮食文化中,有没有跟韩国相似的地方?如果有,是为什么?
我觉得每个食物都可以用各自的方式相互联系,不能具体说某一点与韩国最相似。这是因为韩国的饮食文化真的很独特。韩国虽小,但饮食文化却丰富多彩。我在韩国住了9年,但每天都会发现新的东西。
我曾在乌克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多个国家旅游过,但没有看过像韩国这样拥有丰富饮食文化的国家,这一点让我非常惊讶。有人说韩国的食物味道重,火辣。不过,不喜欢吃辣的,或不喜欢大蒜等味道较重的人也都可以尝尝美味的韩国料理。尤其是“韩国料理的进化”实在令人刮目相看。
例如,我首次遇到石锅时不小心烫了手,因为我根本没有想到石锅会长时间保存食物的热气。本以为石锅的热气只能持续5-10分钟,之后会降到与室温差不多。所以我的手烫伤了。在不加热的情况下能够一直保存食物温度的锅是由韩国人开发出来的。欧洲没有那些,也没有酱缸。发酵食物用不着放在冰箱,这种方式非常方便,祯不知欧洲为什么没有这样的。金属筷子也是。看似韩国对外界的影响力并不像周边国家那样大,可是却拥有如此惊人的饮食文化。
-
您提到拌饭、凉拌荞麦面等韩国料理时,将欧洲饮食、欧洲饮食文化与韩国料理、韩国饮食文化联系在了一起。您对韩国料理与饮食文化感兴趣吗?
我一直对饮食与饮食文化很感兴趣。我的第一个职业是厨房的副厨师长。不过,在厨房工作确实压力很大。想想“Hell’s Kitchen”节目的戈登·拉姆齐(GordonRamsay),我绝对不看那个节目,因为该节目让我想起过去的日子。所有厨房的主厨都是那样的。我觉得写出有关饮食的文章更适合自己,更能激发我在工作中的热情。
有关韩国料理和韩国饮食文化的知识是我在韩国居住的9年里学到的。2000年初,我曾有机会几次来韩国,自然对韩国产生了兴趣。我在韩国主要写以外国人眼里的韩国料理为主题的文章。这与英国人对非英国人写的英国料理感兴趣是一样的。
阿尔珀在书中介绍了自己亲手做的料理照片与烹饪法。图为(从上而下) Gnocci con Pesto di Basilico、西班牙海鲜饭、炸鱼薯条。
-
您是本来学哲学的,后来却当了厨师。这样的经历非常独特,您是如何连接哲学和料理的?
哲学可以与所有的联系在一起。提出“为什么”其实是哲学。人们总是要做出选择。韩国人在无数个食物中主食选择了米饭、汤和小菜,而不选择比萨、土豆片。他们为什么这样选择,这样的思考就是哲学与料理的连接。也就是说,我会思考人们为什么选择这个食物,这食物对他们有多重要。这样,哲学就会对食物起到影响。
像哲学家尼采就不那么看重饮食,但重视饮食的哲学家也有很多。其实,很多情况下厨师们的做法和话语包含着哲学。就像哲学家那样,厨师们也会使用很多话题与隐喻、比喻。料理的发展方式蕴含着不少哲学判断,及“食物决定个人的整体性。”在现如今这个现代化社会里,除了饮食外还有什么能让个人不同于其他人呢?
-您说8岁时做的香蕉蛋糕是人生第一次下厨。您在韩国生活也有9年的时间了,最先尝试的韩国料理是?最喜欢的韩国料理是?相反,哪些韩国料理是比较难做或难以下咽的?说实话,最先尝试的是辛奇。2005年至2006年在英国的那段时间,来往韩国几次后交了不少韩国朋友,也接触到了辛奇,而且特别喜欢吃辛奇。比起时尚韩食,我个人更喜欢传统韩食。当时,我想在家自己做辛奇、做辛奇汤、辛奇炒饭。因为在英国买不到,所以只能自己做。相较第一次做辛奇,已经算是相当成功了。辛奇真的是特别好的食物,最近英国人对辛奇的关心也比以前要多。做好的辛奇放进冰箱,就可以保管好几个月。除此之外,辛奇炒饭可以和卡布奇诺一起没三两分钟就能做好。我很喜欢辛奇。
现在家门口便利店里就能买到好吃的韩食,所以不怎么亲手做了。在韩国生活的时候,主要做欧洲的食物,因为在别的地方吃不到。
其实我知道的也不多,好多食谱都是向周围人请教得来的,向韩国朋友的母亲或祖母这样从自己的经验中积累下自己“秘诀”的人们。向这些人请教的话你会发现,哪怕是同样的食物,南和北、全罗道与庆尚道的味道不一样,而且做法也很多样。我没有吃不下的韩国食物,泥鳅汤、冻秋刀鱼干、斑鳐、清麴酱我都喜欢。我特别喜欢像这样味道比较重、有着独特气味的食物,吃一口就会感觉整个人都精神了,所以很喜欢。
-
透过韩国食物看到的韩国人和韩国社会是什么样的?
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应该就是多样性。好多韩国人认为韩国是单一民族国家,拥有单一文化,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韩国的食物就很好地佐证着我的观点。有些人不喜欢泥鳅汤、斑鳐这样又辣,味又重的食物,但也有不少人喜欢这类食物。看人们选择的食物就能看出很大的多样性。正如每个人性格不同,所以无法将他们一概而论,说“韩国人就是这样的,或那样的”。
- 若向首次接触韩食的外国人推荐韩食的话?您会向来韩外国人推荐到哪个地区品尝美食呢?这就要看大家访问韩国的时间有多长了。若时间短,推荐就在首尔,最大限度地品尝更多食物,因为首尔有我们想象得到的所有美食。不过,要是时间充足的话,还是会建议到首尔以外的地方体验一下。以辛奇为例,首尔并不是辛奇最好吃的地方,比起首尔,更推荐全罗道的几个地方。脱离首尔到各个地方体验多种多样的美食会比较好。所有地方都有自己独有的特产和美食,在其他地方是绝对吃不到的。其实,如野菜、水果这类的时令蔬果种类也很多,每个地区产的都不一样。在短时间内想要体验这些肯定是不可能的。
假如有两周左右的时间的话,应该还算比较充裕的。那就到江原道海边吃新鲜的海鲜,去山里品尝土豆料理。庆尚道有着鳗鱼生鱼片等高级料理,釜山有猪肉汤饭。尤其是全罗道,那里可以说是“韩国美食的圣地”,想要品尝正统韩国料理的话就该去全罗道。还有济州岛,济州岛的美食是韩国其他地区怎么也尝不到的。我想对大家说“不要去大饭店,去看起来稍显简陋的小餐馆”。历史悠久的小餐馆有着自己的骄傲,对料理知道的比较全面,他们知道这些食谱是如何流传下来的。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学到烹饪方法的。
游客若想深入了解一个地区的美食,以首尔为例,我个人推荐去问问房屋中介所的人或出租司机这些对当地相当了解的人。他们对当地美食店和美食了如指掌,会给出许多好的建议。同时希望游客们能掌握韩国网站 Naver 的使用方法,因为那里有着许多有用的信息。最好不要太相信旅游杂志或旅行手册上介绍的餐馆。
- 若向第一次前往欧洲的韩国人推荐您的故乡英国的美食或其他地区的美食的话?理由是?说实话,在韩国的这9年有许多人都向我咨询过欧洲的旅游地和美食。这本书可谓是对这类问题的综合答案册。
阿尔珀在书中还介绍了自己在欧洲旅行中拍摄的各种照片。图为2003年在巴塞罗那一处市场(La Boqueria market)拍摄的蔬果摊。
- 在韩欧洲人会怀念故乡的美食,有没有一些餐馆推荐给这些人?说实话我也不太清楚。偶尔会有人这么问我,但我觉得还需要再找找看。在家自己做欧洲料理也是因为没有发现味道还不错的地方,要么就是味道不错,价格却太贵。
意大利面实际上在意大利是很普遍的大众料理,也就是一般老百姓吃的食物,而且比萨也是街边美食。但在韩国却成了在高级餐厅出售的高价料理。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解开类似于这类对欧洲料理的误解,给大家传递正确的信息。
- 韩国现在很注重养生,众多烹饪节目人气很旺。像英国厨师戈登·拉姆齐(Gordon Ramsay)、杰米·特雷弗·奥利弗(Jamie Oliver)在韩国也很有名。在您看来,韩国烹饪节目具有的特点是?特点肯定是有的。欧美的烹饪节目让观众产生一种“我也好想试试看”的想法,因为其重点在整个烹饪的过程。但韩国的节目更像是诱导观众,让大家产生“看起来好好吃,我也想吃”的冲动。韩国的烹饪节目具有娱乐性,烹饪并不是全部,而且比起真正的厨师,艺人会经常出场做些吃的。韩国节目除了烹饪外,为了添加趣味性常常还会有其他的环节。
- 在您看来有没有一道菜是最适合体现韩国人的?或者说,在韩国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这还真不太清楚,我觉得很难就挑出那么一个。在了解韩国料理的过程中,我不断感受着它的多样性,所以实在是不知道有没有能够体现韩国人的特定料理。有喜欢辣的韩国人,也有不喜欢的。有的韩国人不喜欢吃辛奇,但他们完全可以去享用其他的食物啊。
- 听说您准备写一本有关韩国料理的书籍,很好奇您接下来的计划。写是肯定会写的,只是不知会是何时了,一切都还在计划中。要写的话,可能会与此书完全不同,写些关于韩国美食的书籍,因此我需要多多学习。同时,书的主题并不会是将韩国美食宣传给外国人,而是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对韩国美食作出客观评价与建议。
尹绍祯 Korea.net 记者
照片:全汉 Korea.net 记者、蒂姆·阿尔珀
翻译:姜恩惠、金天香
arete@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