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盘棋。”
乍一看似乎是关于围棋世界的故事,但其实这是借围棋的视角来描绘平凡的上班族日常生活的Webtoon《未生(围棋术语,还未能存活下来的棋子,但不是死棋,还有起死回生的机会)》中一段有名的旁白。
《未生》非常真实地描绘了曾经是围棋棋手志愿生的主角孤军奋斗,克服职场生活中的困难的过程,让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特别是用围棋来比喻生活的旁白也获得了高度评价。去年根据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既没有恋爱情节,也没有英雄故事,却依然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未生”和主角“张格莱(音)”成为了韩国社会重要的关键词。
《未生》的作者尹泰浩(音)之前就凭借惊悚题材的《苔藓》、解剖社会不正之风的《内部者们》等作品在网络上拥有深厚的粉丝群。根据原作改编的电影也同样广受好评。
笔者见到了最近凭借讲述从解放后开始,记录“6•25”战争的作品《仁川登陆战》而获得富川漫画大奖的尹泰浩作家,听到了他对人生、他作品中的世界以及对漫画的思考。
《未生》的作者尹泰浩表达了对漫画的热爱,说自己走上漫画家之路是必然的。
是什么契机让您选择了漫画家这条路? 因为我从小就是看着许英满(音)老师的作品长大的,我想这就是(踏上漫画家之路的)契机吧。不过即使没有接触过许英满老师的作品,我想我还是会画漫画的。那个时候,虽然我们家条件不允许我去上美术学院,可是我非常喜欢涂涂画画,自然而然地就开始画漫画了。
虽然这问题有点愚昧,但是如果要您选出一位曾感动您的作家的话,您会选谁呢?您又是喜欢他的什么方面呢?因为我从小是在乡下长大的,看过的作品也不多。那个时候就只有几本许英满老师的作品,几年里就一直看这些漫画。我非常喜欢许英满老师的画风和架构。
您作品里的人物很多都处在困境当中,比说只有高中学历没能进入专业围棋团体的棋手,因为离婚失去了一切的人等等。您为什么会关注这样的人物呢? 从漫画的手法上来看的话,人物如果有很多弱点就可以非常有趣地把故事展开。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太清楚人生顺利的那些人的世界是怎么样的,因为我没有过那样的体验。对于在困境中成长的人我反而有很多想法。与其刻意写陌生题材,不如写自己熟悉的,比较了解的那一类性格。
《未生》将上班族的生活比作围棋的世界,主要刻画他们克服苦难的过程,因此收到读者的好评。
《未生》、《苔藓》、《仁川登陆战》,以及现在正在连载的《巴人》等,您的作品题材非常多元化。这些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哪里呢? 像《苔藓》这部作品是在我经历了长期消沉被生活困苦围绕的时候,想着“得画点厉害的故事出来”而创造的。《未生》则是出版社提议的“试试看围棋和上班族的故事吧”,然后就开始了。《仁川登陆战》则是出自从对年轻人的保守和极右倾向的担心。单看历史书的话,解放以后曾有过极右倾向的年轻人团体,我认为他们不是跟从理念,而是跟从生存的需求。今天在网络上也有类似的团体存在,他们不是突然一下出现的,他们存在已经很久了。因为对他们比较担心,就想着从解放的出发点来刻画一下,于是就有了这部作品。解放和解放以后没能解决好问题的政府,以及这中间被消费牺牲的民众。虽然战争最终以分裂的形式结束了,韩国的人也生活得很好,但我们一直未能从分裂的创伤中解脱出来。我觉得韩国所有的制约和自由的界限都源于分裂,所以就有了《仁川登陆战》。
《巴人》这部作品是因为想到父辈那一代,我有个想法就是“那时候似乎连小偷们都在努力生活”。虽然在外边干坏事,但在家里却是扮演着严格又正直的父母角色。韩国现在还未能从产业化时代中脱离出来,现在的父母们晚上仍然不能好好睡一觉。他们拼命工作送孩子们去学习。他们的孩子长大后也是这样赚钱,养孩子。我就觉得,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里还是钱最好。钱成为最优先的东西,是因为这个时代是一个由经济开发主导的时代。文化并不是我们先等生活好了,再去追溯、去取得的东西,在困难时期也应该有困难时期的文化福利。恰当地同时具备生命、生存和文化,才能成为一个正派的人。但是在父辈那一代,他们的一生全都虚耗在了强国致富上,连看一本书、一部电影的空闲也没有,他们就那样活着。(《巴人》)就是刻画了被钱束缚住了手脚的人的形象。
其实,要写出一百本书并不需要拥有一万种灵感。只要确实地抓住自己的思想体系,在自己的生命中挑出一绺人生来讲故事就可以了。执着于灵感的创作者我并没有见过几位。
《未生》的张格莱是让无数上班族产生共鸣的人物。您想通过《未生》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因为我没体验过职场生活,所以并没有想过传达什么样的信息。最开始在公司提议下开始连载的,签约了之后我还有点后悔。公司职员们都是比我有文化的人,我对他们的世界完全不了解,也没有去公司里取材过。在创作期间我就做好准备了,“这次是要尝点地狱的滋味了”。但是等定下主题后发现,其实上班族的生活和我们的生活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为了工作在家里呆了一会就去上班,想要把工作做好或是被工作不顺利等等,(都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我就想,“上班族也好,创作者也好,到了三、四十岁,大家活得都挺难的”。但是我并没有想过要给大家什么教训。虽然别人并非有意如此,但就像看着别人的行为也会反省自己一样,只是想“通过漫画让大家审视自身”。
您的作品从细小的日常生活到宏大的历史事件范围非常广泛。似乎您头脑里满是各种灵感呢。从阅读获得的间接经验和大量的对话似乎都是需要的。一部作品面世之前,您的苦恼必然也少不了。那您又为何着力于探讨消极、沉重题材的作品呢?我没有上过大学,如果能上大学的话,我应该是88级的。曾经经历过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没办法脱离时代的。民主化过程的政治情况、IMF、IT发展等,以及发生了巨变的今天,我觉得我们是无法把自己从社会中抽离出来单独看待的存在。我不是为了发布一些社会性的言论才创作那样的作品,而是因为从小就是只看着这些东西长大的。不是我想要画沉重题材的作品,而是因为我的灵感都是从那里来的。我似乎是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创伤。如果画其他内容就会产生罪恶感。如果是轻轻松松地画一些幸福快乐的故事的话,我就会怀疑“我这样做可以吗?”。我感觉自己无法做到其他年轻的Webtoon作者那样。
《仁川登陆战》里体现了渡江派和留守派的矛盾。这是连在教科书上都也没有的我们历史中痛苦的一部分。您揭露出想要隐藏的事实,是希望给出怎样的教训吗?康俊晚教授的书和国史编纂委员会的年鉴为我的作品提供了基础。康俊晚教授的书很值得一读,感觉是属于原本就读过的人才会去读的。我就想通过漫画告诉那些漫画读者和年轻读者。国史编纂委员会的年鉴对历史上这一天里发生的事情都有记载。看了资料之后,发现除了渡江派之外还有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在这里面要选择哪一些(来进行创作)着实让我苦恼了很久。我认为历史教科书也是这样,会根据不同的历史观选择不同的内容。虽然困难,但编撰历史教科书的人们应该具备这样的责任感。在这一层面上,我想要对不太出现在最近的历史教科书中的部分进行探讨。这部作品我并不是当做漫画来完成的,幻想不过是为了辅助事实关系而使用的道具。我想要把作品中的旁白和历史事实传达给读者。
您个人经历过露宿生活等很多困难。在过去的困苦中,您最难忘的瞬间是? 其实露宿生活并不困难。过去我常常抱持着一种空虚感而活着。结婚以后,我成立了家庭,有了子女,感受到了幸福。可是灵感却不怎么出现了。长期通过负能量来进行创作,突然一下填满了积极的感情,而且是从未体验过的生活,我也不是很明白这样的状态,有点手足无措了。在《苔藓》之前,我经历了大概三、四年的消沉期。
尹泰浩作家高度评价了Webtoon的可能性,认为其通过媒体效应和技术的融合,能够创造新的内容。
在韩国,漫画已经向网络进军,发展出Webtoon。另一方面,在美国漫威出品的漫画制作成的电影获得非常高的人气。您怎么看Webtoon的未来?您认为Webtoon的魅力是什么?书这种媒介有些不太方便,要携带,还有得在书店购入的麻烦。但是只要有电脑或者智能手机随时都可以看Webtoon。除了看漫画,电脑和智能手机还有多种多样的功能,非常方便。
此外,Webtoon还可以很方便就知道别人怎么看一部作品。通过反馈马上就可以知道读者的反应。但是出版的漫画,比如说杂志上的漫画,想要获知读者的反馈最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对于读者来说,买漫画书来读的过程也可能很麻烦。
从这些层面上来说,我认为Webtoon拥有充分的可能性,而且还会变得更加便利。不是说像现在这样将静止的漫画画面传到网页上,而是融合各种多媒体的形式。想想看电影《阿凡达》,分不清哪里是电影哪里是动画。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进行融合。灵活运用漫画、影像和音效等等。加入各种多媒体创意而变得便利,要创作成“一些有趣的内容”,而不是单纯的漫画。
说实话,最开始画Webtoon的时候,我没有“要出版漫画”这样的信念。因为事物总是在发展中的,我觉得这就是网络世界的魅力,最大的魅力就是没有国境。最近《苔藓》已经通过美国的《赫芬顿邮报》和美国的读者见面了。我认为开放可能性,对变化的事物放松警惕是一件很好事情。
尹泰浩作家告诫漫画家志愿生们,重要的是要首先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通过老师的作品可以看出漫画家对历史、社会背景、人物、政治等各方面都要很精通。想要成为漫画家的话应该从何做起?您有什么建议给这些(想要成为漫画家的)志愿生吗?了解自身的极限和优缺点是最重要的。不管是创作,还是做其他事情都是如此。了解自己之后可以扬长补短。像我的话,角色年鉴和制作很多资料就是我的长处。有的时候漫画家可能没有比其他人读更多的书,开连载的作者们更是如此,因为一有时间就得睡觉。我现在也已经3天没睡了。越是这样,这些人的间接经验越会不足。因为我知道我的短处是什么,为了人物研究,每个角色我都会分领域赋予他们个性和界限。定好了每个人物的个性和界限之后,读者也能对人物产生共鸣,就好像是自己遇到了界限和矛盾一样。
像这样,如果对自身有个很好的了解就能找到方法了。重要的不是断定自己没有才能,而是掌握自己的长短处。之后就是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回顾自己,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道具就是人文学。懒于学习的人是没法了解自己的。审视自己的学习不可偷懒。
漫画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漫画的创作可以给社会带来怎样的贡献呢?可以没有漫画。在地球上就算没有漫画人类也不会有什么损失。虽然没有从宏观上来谈过漫画,但对于我来说这是我最擅长的事情。关于社会的小小贡献,我的希望就是,像我付出的努力一样,我画的漫画如果能把我的价值传达给看的人们就好了。我的能量,通过漫画获得的成就感,对于读者来说也能成为另一层面上的成就感,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太好了。不一定非得是漫画,其实事情也一样,大家都是这样的。我希望我做的事情能够有所传递。
关于漫画的创造力,对于像漫画和纯文学这样作为原著类的创作作品的援助政策也很重要。和类似领域的游戏、电影、卡通玩偶和动画相比,漫画和纯文学的收入和业绩相对较少。但是电影等则需要原著作品才能完成。这也是为什么跟立竿见影即可得到收益的领域相比原创领域更需要培养。我希望政府此后能够实施有一贯性和连续性的政策。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在市场秩序或是制度上做出表率。
截至现在,您觉得最棒的作品或者是最喜欢的作品是哪个?我会选浪漫爱情故事。2002年我在报纸上连载过一部叫做《忘记老去》的作品。这部作品主要写的是老年人的对象。实际上是以我的岳父岳母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创作的。
什么主题或者类型是您到现在还没有画过但是想要尝试的?除了《未生》第2部的制作以外,我现在还没考虑过其他的。这次想要以中小企业为背景来创作,但是取材好像不太容易。可能又会尝一次地狱的滋味吧。虽然有很多人积攒了很多灵感来进行创作,但是我不是那一类的。我一般是想到什么创作什么。
KOREA.NET 记者尹绍祯
图片来源:全汉、Nulookmedia、TvN
arete@korea.kr
去年,根据Webtoon漫画《未生》改编的电视剧获得巨大人气。该作品现在已经输出到中国、日本、美国、南美等40多个国家。
解开父亲死亡疑团的惊悚作品《苔藓》网络上大受欢迎后被改编成了电影。
描绘从光复之后到6.25战争期间韩国历史的《仁川登陆战》。该作品于近期获得了富川漫画大奖。
尹泰浩作家的签名和漫画自画像
KOREA.NET记者尹绍祯
图片来源:全汉、Nulookmedia、TvN
arete@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