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5.05.14

一提到韩国,外国人很自然会想到故宫、韩服、辛奇和K-POP等形象。近来出版了一本介绍韩国的书籍,就是希望能够为外国人提供更加广泛的视角来看韩国。

这本书就是《韩国草图》(Sketches of Korea),由在韩国生活了20年的弘益大学教授本杰明•朱阿诺(Benjamin Joinau)执笔,插图由艾洛蒂•多尔纳德•鲁维尔(Elodie Dornand de Rouville)绘制。

Joinau_L1_book2.jpg

한국소개서 ‘스케치스 오브 코리아(Sketches of Korea)'를 출간한 벤자민 주아노 홍익대 교수(오른쪽)와 엘로디 도르낭 드 루빌씨.

《韩国草图》(Sketches of Korea)的作者弘益大学教授本杰明•朱阿诺(右)和艾洛蒂•多尔纳德•鲁维尔。



书中介绍了韩国的饮酒文化、炸弹酒的制作方法、红白喜事如何随份子、在大众澡堂中不认识的人互相搓背等等对外国人来说迥然陌生的风景。书中还介绍了“暖男(훈남)”、“花美男(꽃미남)”等词汇,称韩国社会有着比较注重外貌的倾向。

本书的作者本杰明教授解释说,书中不仅对韩国的现代进行了图释,也加了很多插图解释韩国的传统与艺术和韩国饮食,就是希望内容立足于事实。他在书中详细介绍了辛奇的制作方法和历史,他说“辛奇相当于法国人的法式长棍面包,意大利人的意大利面,是韩民族的遗产(national heritage),也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panacea)”。书中还对韩国的山水画、风俗画、古家具等连韩国人都不太熟知的传统艺术进行了介绍。

本网站采访了本杰明教授,了解他眼中的韩国社会和韩国文化,以及他对韩国和法国的看法。

벤자민 주아노 교수는 한국문화와 사회에 대한 현실적인 소개가 담긴 책을 쓰기 위해 ‘스케치스 오브 코리아’ 를 펴냈다고 밝혔다.

本杰明•朱阿诺教授称编写书籍《韩国草图》为的是介绍更加真实的韩国文化与社会。



- 您为什么会写这本书?
我来韩国已经20年了。最初来的时候没有多少关于韩国的外文书籍,法语书几乎就没有。在我做准备的时候,因为没有相关书籍可以参考,所以遇到了很多困难。来韩国之后,找路对我来说都很困难,就更不要提文化差异了。当时就把找路当做猜谜一样,还挺有趣的。我觉得,除了几个像我这样与韩国有关联的人以外,对于大部分很忙碌的人来说信息非常有限。

1998年,我为法国的一家出版社写了一本关于韩国旅游的书。这也是我第一本关于韩国的书籍。这本书很实用,不仅告诉你如何找路,也介绍了一些人们在找路时应该知道的文化知识。在写这本书的6.7年前,我去书店看到有一些用英语写的介绍韩国的书籍,但是非常少。这些书做得都很好看,但是几乎都是以韩国人的视角来描述的韩国。书中的大部分内容与外国人的视角都不太一致。尽管这些书是给外国人看的,但是内容介绍的都是韩国人认为的最好的东西。比方说扭结和包被等等,虽然具有韩国特色,但是我认为这些内容并没有历史和文化深度。这样的书看起来好看,但是并不是很有用,充其量就是放在咖啡桌上供人翻阅罢了。一般人在看书的时候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文字而是图片嘛,所以我和艾洛蒂•多尔纳德•鲁维尔在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就想如果在书里加入插画效果应该会更好,然后我们决定写一本“通过图片看韩国”的书。

第二个原因是,我觉得应该说明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韩国并不是朝鲜末期的样子,而是现代的韩国。当然,书里面也要加入关于传统文化的内容,但是如果只关注这些内容的话我觉得就有些偏执了。因为韩国人并不是戴着斗笠穿着韩服生活在韩屋里面。如果只介绍传统文化,恐怕不能够让外国人更正确地理解韩国。所以我认为要加入韩国现代社会的内容。

- 虽然书的题目是《韩国草图》(Sketches of Korea),但是内容并不像“草图”这样浅薄, 反而是有深度且详细的。那为什么要用这个书名呢?
最初我确实是想写得浅一些。就像是视觉指南之类的。但是在准备的过程中,我意识到只是针对图片进行简单的解释是不够的。然后这本书就变成“视觉加文本”的书了,但我也不认为这本书是学术随笔。“草图”并不是实际图片而是底图,所以我觉得用作书的题目应该非常合适。书中收录了韩国具有代表性的内容,但是介绍并不深入。你可以把这本书看做是指南,但是绝对不是有深度的学术论文。

最近来韩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是因为对流行音乐、电影等韩国文化感兴趣。我们要说的是“韩国是一个国家”这一事实。这个国家不只有流行音乐、电影、三星、PSY和江南style。我们要展示的是韩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多样文化的有趣的国家”。50年前我们了解韩国只要知道战争、88汉城奥运会就够了。但是现在这样就不行了。

近来,海外制作了很多关于韩国的纪录片。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济州岛海女、宫中料理、仁寺洞茶道文化、学生去课外辅导班学习、强烈的教育热等几个问题上。如果这是在20年前,我还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我觉得就应该探讨一些更有深度的问题了。就像人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问名字和年纪,等成为了朋友,就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对方一样。这本书虽然不是很有深度的书,但是我希望通过这样的书能够让读者更深地接近韩国,知道韩国不仅有拌饭、战争、88汉城奥运会、流行音乐、电影、三星、PSY和江南style,让这些外国读者对韩民族和韩国的政治也产生兴趣。

한국의 단편적인 내용이 아닌 더 넓은 문화, 사회적인 면을 소개하는 것이 필요하다고 강조하는 주아노 교수.

本杰明•朱阿诺教授认为应当从更加广阔的文化社会角度来介绍韩国,不能仅仅专注于有限的内容。



- 您在书中介绍了韩国的饮酒文化、红白喜事随份子和在澡堂搓澡等内容。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些内容?
最开始我打算为月刊做一个专栏,做成一个系列。我和艾洛蒂选了40个主题。在编辑的时候还编辑做了几次调整。我也有和编辑意见不一致的时候,后来也做了一些妥协。比方说像“花美男”和“暖男”这样的词汇。在我们最初构思的时候这些单词的使用率很高,可是等到我们准备出版的时候这样的词汇都不怎么用了,有的甚至干脆不用了。还有一些定义起来比较困难的词汇。例如“暖男”,每个人对“暖男”的理解和定义都不一样。而且因为这个词属于大众文化范畴,字典里面都没有。虽然这是很小的细节,但是很让人苦恼。

实际上,写这样的书比写学术著作花费的时间还要多,也更难。因为我们要对每个事实进行确认。很多我们觉得理所当然的内容一去确认才发现跟我们想的不一样。我也不是活字典,不可能了解得那么专业。再加上,书中的很多内容连韩国人都不太清楚,这花费了我们不少时间。

- 这本书对传统和艺术领域的内容介绍得非常详细。很多内容连韩国人都不知道。想必你们在收集相关资料的时候也越到很多困难吧?
其实也特别困难到哪儿去。我的专业是韩国学,还获得了博士学位。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知道了如何去寻找参考文献,也找到了很多相关资料。虽然我知道去什么地方能够找到这样的资料,但是还有另外的困难。我们拿朝鲜时期人们的服饰来举例吧。所有人都觉得韩国人是白衣民族, 肯定都穿白色的衣服。但是在我们进行确认的时候发现有着很多不同的观点。在朝鲜初期曾多次法令禁止平民穿着白色的衣服,只有两班贵族才可以穿。也有跟这个截然相反的论文。认为平民不能穿有颜色的服装,只有儿童、老人和两班贵族才可以。世宗大王时期还出现过这样的法律。那么这就不禁让人问道,“朝鲜时期的韩国人到底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一些在19世纪来韩国的外国人在探查纪实中写道韩国人是都穿着白色衣服的独特民族。但是,我们也发现了与这个内容不尽相同的学术论文。因为我们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很难决定如何来记录这个内容。假如17世纪和14世纪的情况发生了变化,那我们就应该按照年代来进行确认。但是要在书中呈现这样的内容是很受限制的。韩国的历史不仅有朝鲜,还有新罗和高丽,要想将这些历史内容全都涵盖在这本书里是不可能的。在写书的过程中,我就意识到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而且,今后我还要写更多这样的书。

- 您在韩国生活了20多年,是什么让您决定在这里定居?
最初来韩国是有人给我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本来我只决定呆2年,等我的工作结束之后我决定再多呆一段时间。就这样,我在韩国的时间越来越久。那时我还没没想过定居韩国。大概是我在韩国生活了10年左右的时候,我开始经营餐厅。我觉得我已经在韩国扎下根了。其实,即使在韩国担任教授,很多人也会觉得你是外国人嘛,呆了2.3年以后肯定还是会回到自己的国家。直到我开了餐厅,成立了公司,自己当了老板,大家才开始对我另眼相待,开始认可我了。也是因为这些看法让我自己也感到更加稳定,也没了回法国的想法。虽然现在我已经不开餐厅了,但是因为那个根的缘故我开始定居韩国。

其实开餐厅也有经济上的缘故。15年前做教授的时候,每年都要重新签约。当然这也牵扯到制度上的问题。我想要教专业课,觉得需要经济独立。在考虑未来的时候,我觉得开餐厅不仅能够拿到签证,还可以写我喜欢的书,继续做研究。

- 您在韩国生活这么多年,最喜欢韩国的什么?觉得什么又是最难接受的?
我觉得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同一个。就是作为一个外国人生活在不同的国家里。这是非常令人愉快和有趣的,让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能够感受到激情。但是作为在韩国生活的西方人,我每天都要被提醒“我不是韩国人”。再过2、3年,我在韩国生活的时间就要比法国多了。我觉得我的身份的一部分已经韩国化了。虽然我是法国人,我想我已经成为一个多文化人了。我发现自己的身份带有些复杂性的这个过程还是很有趣的。当时我还在痛苦的学习当中。很多时候,我都觉得好像还没有办法成为韩国人。这也涉及到法律上的问题。这些事情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更重要的其实是文化问题。我觉得,现在的韩国还没有做好文化准备,接纳像我这样的人。下一代也许会不同吧。其实,韩国人在外国生活也可能理解这样的问题。当然,不同的国家情况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时候我觉得自己住在一个模棱两可的领土,也不是异乡人,也不是本国人。在这片领土里生活并不容易,但是却很有趣。我觉得这是我的命运,也就是韩国人说的八字。10年前,我觉得自己可以在这片领土里舒适、幸福地生活,就在那个瞬间,我决定不再回法国了。

- 在韩国生活到现在,您认为什么文化或者生活方式不能让您认同或者觉得很特别?
最初,我觉得很多地方都非常陌生,当然现在不这么想了。因为我在生活过程中也逐渐理解了是怎么回事儿。不过有些事情也不是不理解,只是觉得有点遗憾。就是韩国人希望生活得更加闲暇。这个闲暇并不一定意味着休假。应该是更加抽象的概念。换句话说,就是人们觉得主题、对象和他们的工作之间要有一个最低的必要距离,和心理空间。最近很多韩国开始强调创造。我认为,为了经济发展提出创造性的思考方式就需要有精神上的闲暇。现在,不管是学生还是公司职员,每天就往来于家和学校,或者家和公司这两个地方,每天的生活模式都一样,这样怎么能够产生创造性的想法呢?而且我觉得韩国人不仅被拴在工作上,也太注重团体。我很怀疑这样的生产效率。

- 在您的著作中能够看到您对韩国文化与艺术的热情。让您倾心的韩国文化和艺术领域是什么?
我个人非常喜欢民画(民间绘画)。民画是日帝时期日本人发明的术语。19世纪以前,大家只觉得民画就是“各种图画”。其实我最喜欢的是民画的多样性。我很喜欢朝鲜末期庶民的绘画。现在我在收集庶民用的护身符,这里有着很多有趣神秘的象征,我觉得很有魅力。在家里我是越看越喜欢。民画的内容很单纯,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但是他们似乎又有一些无意识的普遍特征。虽然我不是韩国人,但是看得久了也能感受到一些。我在一片墙上挂了好几个作品。大部分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作品。

한국에 정착한 것은 ‘팔자’라며 운명을 적극적으로 받아들였다는 주아노 교수.

本杰明•朱阿诺认为在韩国定居是自己的八字、自己的命。



- 您一定会向海外的朋友介绍哪些韩国文化?
我现在住在仁王山脚下的孝子洞西村。我觉得我住的那个地方有着韩国的一切。只要有朋友从国外来,我就带他们去那里。从城区、自然、山、都市、村庄,到过去、现在,有趣的饮食一条街、酒家、好吃的饭店、韩屋、市场,应有尽有,都没有必要去远的地方。在这里能够感受到非常韩国能量。所有的外国人都喜欢这些。还有我会强力推荐全罗道的韩屋住宿或宗家住宿。

- 您原来学习人文学、哲学,后来改学文化人类学、韩国学,不仅运营法国餐厅,还担任展览策划、美食博主、电视美食节目的主持人。您好像特别关注法国和韩国的饮食,又是为什么呢?
我曾经做过一档电视节目,向外国人介绍韩国的饮食文化。这个节目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主要是去各个地区的农村,介绍和讲解韩国的饮食文化,非常有意思。

我觉得学术界对饮食的评价过低了。可能是觉得饮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值得进行学术研究吧。这其实很矛盾的。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不吃就会难受。从历史上来看,很多革命都是由食品问题造成的。我们可以看看克劳德•李维斯(1908 - 2009)的例子。他认为饮食文化是人类学研究的根本。我觉得对饮食过低评价很不合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法国的学术界有过学术运动,要重新诠释日常生活。我觉得这样的研究非常有趣。虽然主题很朴素,一旦看是研究就能够发现深度无穷无尽。我觉得可以通过饮食学习韩国的全部。只要抓住饮食就能够了解韩国文化。因为有所人都喜欢饮食也对饮食感兴趣。我觉得饮食能够吸引外国人的关注。然后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感觉像是一个陷阱。

- 您非常热衷于宣传韩餐,你最喜欢的韩餐是什么?
那就太多了。这也要看心情和场合。春季的雨天,和朋友一起,寒冷的冬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想要吃的都不一样。整体来说我都喜欢。我喜欢韩餐的整个体系和味道,因为我要用身体来体会韩国饮食。华丽的宫中料理,或者即使不摆放在非常精美的餐具中,就凭借味道取胜的小菜、饭、汤就够了。之前有很短一段时间,我不是很喜欢香油的味道。这只是时间的问题,现在我非常喜欢香油。其实,这也都跟闲暇有关系。在韩国饮食的世界化上也是同样,需要时间来适应。要用身体来体会韩国饮食这都需要时间。

- 韩国与法国有很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在韩国对法国文学、哲学、饮食、时尚等文化整体的关注度很高。您作为文化人类学者,觉得怎样的文化交流才是正确的?
我虽然不知道方法,但是我真心希望文化交流能够更加活跃。韩国与法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法国也跟韩国一样,不是一到这里就能够马上能够感受到魅力的国家。当然,巴黎和韩国的流行音乐让人喜欢起来都需要时间。但是一旦陷入其中,这份感情能够持续很久很深。对法国来说,也是不太容易理解。感受对方的魅力都需要时间。如果你觉得有吸引力,那这份吸引就会持续下去。

- 今后您有什么计划?
我想要集中写书和做研究,也想持续为韩法交流做一些事情。

文字:KOREA.NET记者尹绍祯
图片:KOREA.NET记者全汉
arete@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