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金显静的作品中可以看到画家的双重自我。一个是为了描述自我的‘他人’,一个是演绎自我的自己。……从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的角度来看,金显静的作品是现代主义风格。但是从金显静选择的材料和方法来看又是传统风格的工笔画。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到,评论金显静画作的艺术评语中模糊了传统、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界限。也许我们想要区分风格这个行为本身就有争议。但是金显静的画作也许正是预示着一种新风格的到来。”
2011年国际美术展的中国馆总监暨中国北京大学艺术系主任彭锋教授对年轻画家金显静的作品世界做出了破格评价。被表扬的人并没有受过正规的美术教育,而是通过自我摸索慢慢的娴熟了画艺。金显静从小就有能将照片或图片逼真的模仿出来的才赋。最重要的,是她对画画的热爱。不是有那么句话嘛,‘努力工作的人比不上热爱工作的人’。
金显静画家的初次画展‘描绘与演技’在Art Link画廊举办。(照片:魏宅焕)
她的青春年华和画没有任何交集。二十岁时作为模特初次亮相,之后成为了电影演员、电视剧演员。但是在心灵深处一直留有一份对画画的热情。而且这份热情日益增长。重新抓起画笔埋头创作的五年后,金显静(35岁)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画展。从6月23号到7月4号,在Art Link画廊(首尔市钟路区安国洞)举办的主题为‘描绘与演技’的画展,因为作品独特的主题和创造性的技巧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作为一名曾经在表现日本军队慰安妇问题的话剧‘蝴蝶’和电视剧‘我的名字叫金三顺’等作品中有过精彩表演的演员,由演员转型为画家这段人生历程本身就非常特别。在演员生涯延续了10年之后的2009年,她因为忧郁症等原因暂时中止演艺活动,接受心理治疗。在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见到了玩具娃娃治疗法之一的‘拉拉兔’,这是一只带有‘内在孩童’(Inner Child,指人心中孩童般的情感)的兔子。通过‘拉拉兔’她治愈了心理问题。直到现在童心‘拉拉兔’仍然在生活中陪伴着她。她将与拉拉兔的交流以及在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都用画作表现了出来。作品中的拉拉兔也就是另一个金显静。
作者在构想‘内在孩童’的因素以外,还体现出多种创新式画法,比如画作的一部分运用刺绣而成的‘画主绣补’画法,在纸上作画后贴上丝绸使水墨渗出来、在丝绸上画画的‘双层’画法等。每次碰到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品鉴定等问题的时候就学习,苦思之后想出的方法,是现有画法中没有的。
在画展上打出了15分的,有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为了消除孩子们的不安而放在他们枕头边的面包的故事的‘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十字架',以慰安妇受害人为主题的‘拉拉兔和少女像’等。还有以莲花和蜻蜓抒展夏日情怀的夸张式‘夏日色彩’,在昏暗的紺紙上用华丽的金泥(从阿胶中调出的金箔屑)描绘的虫草图等。
(绀纸金泥,指用金泥书写经文或绘佛菩萨等像於绀纸上。其材料,或以银泥代替金泥。绀纸为青而含赤色之纸。此类以金泥书写经文、绘制佛像之作法。中国以金泥写经之时代颇早,此法乃为表现庄严华丽,故非应用于一般之写经,而多用於为祈愿而写经(愿经)之类。)
Korea.net与金显静画家会面的短暂时间里,对她不平凡的人生和作品世界进行了了解。
描绘演员生活的‘娱乐圈’画作很多。但是既是演员,又是画家,还进行写作的情况并不多。这些作品并不是在刻画人生的轨迹,那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产生如此多的想法的呢?作为一个演员,我非常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特别是在创作以慰安妇老奶奶为题材的‘蝴蝶’作品的时候更是如此。‘蝴蝶’作品的主题很沉重,因此作品氛围就很阴暗。在巡演的三年里,蝴蝶的形象一直珍藏在我心底。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感觉整个世界都变得越来越灰暗了。总是陷入忧郁情绪中无法自拔,看世界的时候也总是只看到阴暗的一面,影响到连日常生活都变得越来越难了。
同时,作为演员,我最大的自卑是无法发怒。指导过我演技的老师曾经指出过‘显静不会发怒’的问题,这对我的打击很大。作为一名演员,连基本功都不具备,这种想法让我非常难过,由此开始关注‘表露情感’的问题。
和‘拉拉兔’的缘分对我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忧郁症患者那里听说有一种天主教心理咨询志愿者培训的教育课程非常不错,所以我也去听讲。开始的时候学的很好,对同事们以及有相同苦恼的人们都有很大帮助。但是反而通过这个教育过程,发现内心的‘自我’还非常不成熟。
特别是,我从小时候开始就没有玩过玩具娃娃。记得当时因为什么都要谦让给小我两岁的妹妹,所以我愿意放弃自己的欲求。我一直反复说服自己‘反正我不是很喜欢娃娃’。直到现在我才完完全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玩具娃娃。都年过四十了还去卖玩具娃娃商店这件事本身其实也是一种挑战。在这种挑战里我邂逅到的娃娃就是兔子‘拉拉(Lala)'。这些点滴小事带给我的却是无比的幸福和喜悦。
很多人既听康复讲座,又寄望于通过旅行找到治愈的方法。我想对他们说,如果能够发现内心的自我,那么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康复。以此为契机,我进行了写作还有作画。
在传统的东洋画风中加入‘拉拉兔’的元素实在是很别致的。你是怎么构思出来的呢? 在创作的时候我一直把拉拉兔放在旁边不断向它(自己)提问。透过向拉拉兔自问自答说‘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想通过画作让人们感受到什么?’,其实就是在向自己提问。通过拉拉兔传递我想在画中说的话、表达我的情感。我想把自己内心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这种情感应该是人类的本能吧。我竭力试图从多个方面来表达我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拉拉兔自然而然的显现在里面。我希望我的画能够带给人心灵的慰藉。
能看出画中透露着复杂微妙的感情和心理。 在开始关注情感表达和发怒方法的刹那,我知道了中国清初的画家、书法家‘八大山人’(1625年 ~ 1705年),他是明朝的王孙。他把自己的愤怒画进了自己的画中。我觉得看他的作品能够真实的感受到他表达出来的愤怒情感,以及健康的发怒方法。因此我也开始尝试将情感表达在画里,由此我重新找回了健康。
小时候我经常换学校。因为我母亲特别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环境里接受教育。所以我基本没时间结交新朋友并且和朋友一起玩。而且作为姐姐,我也一直被告诫要‘稳重’。但实际上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孩童的一面(inner child)。是我们想隐藏起来的自己软弱又不成熟的一面。我想说明这样的‘Inner Child'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存在,希望这类的心理主题能够被更多的人知晓。
只做演员都很难了,更何况同时还要画画。您认为这其中有什么差别吗? 从小就经常有人夸我画画得好,特别是细笔画。每次受到夸奖我都特别开心。虽然经常画画,但是并没有明确的开始系统美术学习的机会。后来在二十岁的时候在试演‘STORM’牌牛仔裤广告的时候被选中了,从此开始演艺生涯。在韩国电视台(KBS)电视剧 ‘GwangKki’(1999)中扮演的金达莱角色,受到了观众喜爱,让我感受到了演艺的乐趣。
金显静作者正在介绍自己的‘拉拉兔和少女像’作品。(照片:魏宅焕)
演绎和画画有着奇妙的共同点。在寻求与大众的沟通的方面是一脉相通的,在对信息进行精炼净化后表现出来的方面也很相似。为了能够将这一切娴熟的表达出来的欲望方面也找到了相通的特征。我希望把我内心中的东西通过文字、图画、演技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
您从2008年开始学习画画。虽然不是美术专业人士。那是如何与齐白石、李可染等中国画大师们的作品世界取得共鸣的呢? 在天主教文化艺术者聚会的时候有缘认识了李东泉老师(中国辽宁省博物馆特聘研究员,美术品鉴定专家)。老师给我“要不断磨练自己的资质”的赠言赋予了我很大的力量。
齐白石(1864~1957)是一个天生具备文化人情操的的人,虽然很渴望学习,但从小生活条件很艰苦,身体也因此变得非常羸弱。他先是做木工来维持生计,过了三十岁以后通过自学开始作画。在他的自传里提到,虽然他没有接受过美术领域的专业教育,但是天生具备能够将事物逼真的临摹出来的才能。我也有这样的自信。小时候,在学校的教科书里有石窟庵的佛像照片,我把它几乎一模一样临摹出来了。现在我母亲还保留着当时我临摹的画呢。李老师让我好好学习在画中看到的精神世界。
李可染(1907~1989)作为齐白石的弟子,很好的继承了老师的精神。我看过‘李可染画论’,惊讶于它和表演界惊人的相似程度。我和其中表露出的真情有极大的共鸣,阅读的时候忍不住流泪了。由此我确信‘只要用真情来表演,就一定能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
所有的展品中最喜欢的是?
蜻蜓天地。
大致想选出三幅作品。首先是这幅‘蜻蜓天地’,这幅画用的是先在白盘上勾勒素描,然后贴上丝绸的‘双层画法’。我把在服装系读书时学到的技术运用到了绘画上。这种方法必须一次性完成,因此存在一定难度。难度越高,对它的感情也就越深了。
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十字架。
第二幅是 'baguette(法式长棍面包)十字架',这幅画是孕育‘Inner Child’的关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在避难所的孩子们无法安睡,因为他们担心第二天还要继续挨饿。只有把明天吃的面包放在他们的枕头边上,他们才能睡的好。从这个故事中我得到了创作这件作品的灵感。我认为,只要给一点点慰问和安慰、休息,就可以找回自信和正能量。这幅画就是体现了这种心理的作品。
已见秋风。
最后要介绍的作品是‘已见秋风’。作为演员,我的职业生涯正值转变期,以后扮演年轻艳丽的女演员角色的难度很大。但是很想体会那种年龄的增长、衰败的美丽和情韵。作品通过描绘花蕊凋谢在风中的样子,体现出衰败的凄凉和美丽。记得这幅作品的构思时间是最长的。
虽然是第一次开展览会,但是感觉很有条理,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不知你以后有什么打算? 作为演员来说,很难因为一部作品得到了好评,就产生要创造更好作品的野心、或者感到压力什么的。我希望通过我的角色带给人们欢乐和启发。现在正专心致志的为计划在11月份举办的‘三人行’画展做准备。能够与中国艺术体系的老前辈李日钟、金京烈(音译)老师一起开画展,我觉得非常荣幸。我一定会非常努力地做好准备。
Korea.net记者 魏宅焕·李承娥
whan23@korea.kr
金显静画家正在介绍自己的作品主题“Inner Child”。(照片:魏宅焕)
画展联络电话:02-738-0738
金显静画家博客地址 :
http://khj_lpe.blog.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