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4.03.13

这座非标准建筑是毫无接缝的流水线形设计,外观呈曲线形,内部找不到一根柱子。伊拉克裔英国籍建筑家扎哈•哈迪德设计的东大门设计广场就像一座降落在首尔市中心的巨型外星宇宙飞船。

东大门设计广场将于3月21日开馆,开馆前访问首尔的建筑师哈迪德表示:“我想要打破建筑与自然的界限。虽然非常难,但是我成功做到了。建筑本身成为地形是东大门设计广场的特点。”

2004年,哈迪德成为首个获得优秀建筑家奖“普利兹克奖”的女建筑师。她还设计过奥地利因斯布鲁克伯吉瑟尔滑雪台(2002)、德国莱比锡宝马中心大楼(2005)、意大利罗马MAXXI(2010)、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赛场等。东大门设计中心作为哈迪德在韩国的首个设计项目,是全球最大的三维非标准建筑物。

DDP-140312-1.jpg

DDP-140312-2.jpg

어느 각도에서나 다른 모습을 한 DDP의 외부 (사진: 서울디자인재단)

从每个角度看都不一样的东大门设计广场的外观(图片来源:首尔设计财团)


哈迪德在建筑界被称为“纸建筑师”,因为很多时候她在图面上的设计并不能建成实际建筑。她的设计大胆前卫,而且不轻易妥协,所以常常在图面设计阶段就中止了。没有任何阻挡与界限是哈迪德设计的特色。不仅是建筑,哈迪德还设计家具、时尚与饰品等。

2007年,哈迪德通过国际征选成为东大门设计广场的设计师。为了追求一种“与市民一起打造的设计”,首尔市将东大门运动场拆除后建造了东大门设计广场。该建筑的主要设计理念是与周边地形的结合。这种与周边公园及遗迹结合的设计理念成功地体现并建造了出来。

东大门设计广场的设计非常复杂,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象都是不一样的。然而,外部墙面统一使用的铝面板带给人一种单纯平和的感觉。

DDP-140312-4.jpg

DDP의 아트홀 1관, 2관 (사진: 서울디자인문화재단)

东大门设计广场艺术厅1馆和2馆(图片来源:首尔设计文化财团)


지하 2층에서 지상 4층까지 이어지는 조형계단 (사진: 서울디자인문화재단)

连接地下2层至地上4层的楼梯(图片来源:首尔设计文化财团)


哈迪德的搭档帕特里克•舒马赫表示:“虽然东大门设计广场是一座建筑,但是它没有规则性,而且在每个角度都能看到新的形象与模样,带给人一种走在陌生地方的感觉。重要的是这座建筑没有任何接缝,极具统一感。”

他还表示:“东大门设计广场的建筑概念极具独创性与特色。我们所追求的概念与建筑物的样貌逐渐展露出来以后,也获得了市民的理解。起初,有很多人指出我们的设计过于陌生,但现在气氛有所改变。大部分的作品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用最尖端技术打造的东大门设计广场

东大门设计广场仅建筑费用就高达5000亿韩币左右。建筑分为地下三层、地上四层,总面积达85320平方米,是一部设有会议厅、艺术厅、展示馆、工作室、商务中心与便利设施的复合型空间。为了打造这座没有柱子的曲线形建筑,在建筑上使用了最尖端的设计技法“建筑信息模型”。这是一种将二维平面图面信息转换成三维立体设计,并进行设计、施工与保养管理的技法。此外,为了实现完全看不见一根柱子的内部设计,还采用了超大型屋顶巨型桁架与空间框架结构等新技术。

东大门设计广场的结构也非常可观。难以分出层来的各种空间重叠在一起,还有沿着整个建筑盘旋而上的画廊。艺术厅开放工作室面积为2992平方米,最高处高9米,这一开放空间是东大门设计广场的骄傲。此外,广场内还设有连接地下2层到地上4层的旋转楼梯。

DDP 개관전인 Zaha Hadid_3600이 열리는 갤러리 (사진: 임재언)

举办东大门设计广场开馆展“Zaha Hadid_3600”的画廊(摄影:林在彦)


곡선이 끝없이 이어지는 건물의 외부 (사진: 임재언)

建筑外部由无尽的曲线连接而成(摄影:林在彦)


동대문운동장 부지에서 발견된 유적을 보존한 모습 (사진: 임재언)

在东大门运动场用地发现的遗迹被保存了下来(摄影:林在彦)


东大门设计广场外部被45133块模样不同的铝面板覆盖。制作4毫米厚的铝面板是决定东大门设计广场工程成败的关键难题。哈迪德请英国和德国的相关企业制作二维曲面面板,但她得到的回答是想要一一手工制作这种非标准的面板需要20年的时间。经过反复实验,最终还是利用韩国技术开发了最尖端的成型设备与切断机,并为此申请了6项专利。哈迪德正在向全世界介绍这种实现她设计的韩国外装面板。

三星物产公共事务总监李尚奎(音)表示,这是一座在全世界未曾有过的建筑,因为没有可以参考的资料,所以工程并不容易。为了在预算与工程期间内成功地完成外装面板工程,我们网罗了所有金属成形领域的技术。

-3月11日,哈迪德在东大门设计广场举行了记者会。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她的建筑世界。

11일 열린 기자회견에서 DDP 디자인 컨셉트를 설명하는 건축가 자하 하디드 (사진: 임재언)

在3月11日举行的记者会上,设计师哈迪德正在对东大门设计广场的设计理念进行说明。(摄影:林在彦)


- 在设计东大门设计广场的时候,最注重的是什么?

- 在首尔最繁华且历史悠久的地区东大门打造一座文化中心是我的目标。在设计上,我注重了在东大门设计广场举办的展示与活动能为周边带来文化活力。我想在保留城郭痕迹的同时,将公园与广场自然地连接在一起,并考虑到周边没有绿地这一点。我想利用最尖端的技术,打破建筑物与自然的界限,把它们打造成一道美丽的风景。

- 在设计上利用很多曲线的理由是什么?

- 我非常喜欢曲线。自20年前开始设计多个作品以来,我一直都在思考建筑的地形与建筑物的谐调。由于大型工程占地广,因此不得不考虑到地形特点,也因此设计出了很多圆形设计。首次站在陌生的土地上观察四周会发现,比起棱角更多的还是曲线。所以,在我的设计中有很多曲线。

-东大门设计广场与其它作品有何不同?

- 所有的作品根据特定空间的不同,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必须要一边考虑地形一边进行设计,这一点是所有工程的难题。我觉得这次在地形与建筑的谐调上采用了新的尝试。通过对用地特性、历史背景与建筑物谐调的追求,最终打造出了这座极具独创性的建筑。

- 您去过很多国际都市。从设计的观点上来看,您觉得如何?

- 我去过很多地方,欧洲与亚洲的城市有很多不同之处。根据固有的传统,每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在追求国际化的过程中,城市之间出现了许多共同点。为了成为国际化都市,首尔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今后首尔要考虑的是实现什么样的城市主义。

DDP 개관전인 Zaha Hadid_3600 에서 포즈를 취한 자하 하디드 (사진: 임재언)

哈迪德在东大门设计广场开馆展“Zaha Hadid_3600”上的留影(摄影:林在彦)


- 是如何实现独创性的?

- 将建筑与地形结合在一起是非常难的作业。建筑物本身成为地形就是极具独创性的。用草地覆盖屋顶,这就是因为这座建筑的存在而人工地打造出的新地形。不是像箱型建筑一样将展示空间摆在那,而是将展厅本身融入到地形当中,这就是一种独创性。

- 原始设计实现了多少?您对已建成的东大门设计广场是否满意?

- 根据设计图开始动工以后会遇到新的层面。实际材料使用以后会根据它的特性打造出独特的样貌。有可能会出现不同于设计图的感觉与氛围。建筑的过程是一个对设计图进行解释的过程。这次的东大门设计广场对独创性进行了很好地诠释,从这一点上来看是非常成功的。

- 您是如何考虑历史与文化因素的?

- (舒马赫)拆除东大门运动场并修建设计广场是首尔市的决定。在参加征选的时候就已经提出了这些。首尔市希望能建造一座与地形相和谐的建筑,并在设计上反映出这里曾经是一座运动场。我们保留了曾用于运动场的泛光灯。虽然是抽象的,但在设计上还是注重了要带给人一种运动场的感觉。

- 作为一座展示空间,建筑物在设计上有什么不同?

-(舒马赫)我们利用电脑模拟实验装置来完成了没有接缝的曲线,努力将城市主义这一哲学融入其中,并适用在装饰设计或产品设计上。东大门设计广场是一座非常复杂的建筑,不得不使用电脑模拟实验装置。我们有意添加了许多曲线设计。为了体现出它作为多功能空间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在视觉上表现得平和一些。如果都是直线的话,会有一种混乱感。我们利用曲线,展现出了复杂却平和优雅的感觉。

设计与建筑很相似,但是建筑可能更难、更复杂。设计包含多层空间的建筑更是难上加难。我们作为一家设计公司,可以做多种规模的设计。从基本概念上来看,可能设计戒指与设计建筑差不多,但是建筑的过程比打造戒指要复杂得多。

- 有人指出建筑的规模太大,您怎么看?

- 我想反问说它规模太大是以什么为标准。实际上,规模是由建筑师来决定的。与设计家庭住宅或办公室不同,东大门设计广场是为了满足它的特定功能而设计的。为了与地形相谐调,我们使用了很多曲线设计。如果只采用直线建造出一座箱型建筑物的话,将不能实现与地形的和谐结合,那样的话会看起来比现在还要大。为了实现它的功能并按要求容下已定的人数,再缩小是不可能的了。如果要求改变的话,那就会变成不一样的建筑。

- 从城市设计来看,首尔的方向应是什么?

- 所有的城市都要在建筑上考虑到它的城市特性,伴随着交通方式的改变,许多城市也在发生着改变,应该要考虑城市的发展与特性。改变城市样貌,不应只是热衷于建造新的建筑,而应该在建筑上反映出城市变化的特性。

- 作为一名女性,您已经成为了顶级的建筑家。您曾说过建筑是“没有尽头的战斗”吧?

- 建筑师这个职业本身就非常难,也非常辛苦。建筑师要不停地说服自己的同事、政治人士和客户等。因为我是一名女人,所以这场战斗更为艰辛。为了作为一名女建筑师获得认可,过去30年是我不断地挑战的过程。近来环境发生了许多变化,虽然对女性的差别待遇与偏见大大减少,但女建筑师还是很辛苦的。

Korea.net记者 林在彦
jun2@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