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4.03.04

上世纪50年代的韩国还随着战争的炮弹颤动,而现在国民收入已经超过2.5万美元。有一个长着碧眼的外国人就亲身体验了韩国社会的变化无常。本文的主人公就是来自爱尔兰的天主教神父麦格林奇,自从他第一次踏上韩国的土地,他就将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韩国人。1954年,麦格林奇到济州岛上任,在之后的60年里一直生活在这里。他为自己取了个韩文名字叫“林帕詹”,(由圣麦格林奇和他的名字詹姆斯•帕特里克的第一个字组成),与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同甘共苦。

济州岛特别自治道济州市翰林邑圣伊西多尔牧场拥有大约160万平方米的草原,养育900头乳牛、350头肉牛和100多头赛马。这里也是济州乳业的代表地。

当这位25岁的爱尔兰青年踏上济州土地的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贫瘠的荒地,居民生活极度贫穷。为了清贫,他做的第一个事业就是开垦在翰林邑金岳里的荒地。这是圣伊西多尔 牧场迈出的第一步。他向农民传授草场的改良方法和如何饲养家畜,帮助帮助农民自给自足。他们开垦了山中荒地,建设了草原,引进了畜产业和乳业,为农民自立奠定了基础。他还成立了4H俱乐部和济州最早的信用合作社翰林信协。

임피제 신부는 1954년 제주에 부임한 이후 60여 년 동안 이 땅의 사람들과 고락을 함께 했다.

林帕詹神父于1954年到济州岛上任,在之后的60年里与济州人民同甘共苦。


对林帕詹神父来说,比起祖国爱尔兰,他现在生活的济州岛更像是他的故乡。让我们来听一听他这60年来的济州生活,从他第一次来到韩国直到现在都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 您是如何来到位于韩半岛南端的济州岛的?

“1951年12月,我被任命为神父,并收到来韩国的指令。当时的韩国正处在战争当中。每天在爱尔兰的报纸和广播中听到关于韩国的消息就是又死了多少人。其实我也很害怕,有一个月的时间感觉自己肯定要死了。

25세의 아일랜드 청년 맥그린치가 처음 한국 땅에 도착했을 때의 모습.

25岁的爱尔兰青年麦格林奇第一次踏上韩国土地时的模样。

来韩国的旅程很漫长,要先从爱尔兰到纽约,再从纽约到旧金山,然后再经过日本横滨,最后,我在1953年的4月11日到达了韩国釜山。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刚刚经历了战争的韩国是怎样的情景。

那时全国都是避难的老百姓。如果外国人出现在街头,乞讨的孩子们就伸着手紧紧跟在后面。街头徘徊的都是想要找工作的人。用稻草和木板搭建的粗糙棚户房也是密密麻麻的。”

第二年,也就是1954年4月,林帕詹神父接到前往济州岛的调令。那个时候济州岛真是就是一个空的村子,没有教堂,也没有神父,信徒总共也就有25名。

第一次踏上济州岛的林帕詹神父在济州岛找到很多与自己家乡的相似之处,感到十分的自在。两个地方都经常刮风,有很多石墙,连草屋的样子都很相似。而且婚礼和葬礼的风俗也都没什么大不同。只有一点是济州岛与爱尔兰不同的,那就是济州岛在家畜产业十分得薄弱。看到济州岛的象征“黑猪(吃屎猪)”竟然被饲养在茅房里,这让林帕詹神父惊讶不已。林帕詹神父从很小就在农村生活,他非常熟悉饲养牛和猪等家畜。这让他开始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希望通过家畜产业让地区居民能够吃饱。

陌生土地上的挑战,接连不断的失败

林帕詹神父开始说服岛上的居民,只不过这个过程并不容易。 “不管我怎么说,老爷爷们就是很反对。在之后的5年里,我听到的最多的话就是‘不行’。他们反复跟我说日本人都尝试国很多次了,他们都失败了,就是不行。”

之后,林帕詹神父开始将目光转向16岁到20岁的青年,并与他们一起成立了4H俱乐部。4H也就是头脑(Head)、心(Heart)、健康 (Health)和手(Hands)的英文字母缩写的组合,是世界性的青少年启蒙运动。林帕詹神父决定通过4H俱乐部的活动教会年轻人如何经济自立。他开设了家畜银行,免费让人们领养猪仔和小鸡仔,但是产业的规模太小,成年人又不理解,这让他遇到了很多瓶颈。

- 4H运动是怎么展开的?

“在失败和深思熟虑之后,我决定在山上养猪,就搬到金岳里来了。我想如果能够将汉拿山山腰地区的土地进行开垦,应该能够建造非常好的草原,也可以养很多的家畜。正好日本军队驻扎的窝棚都留下来了,我们就在上面加上板子和稻草当棚顶,这就是猪圈了。”

1961年11月, “圣伊西多尔中央实习牧场”的牌子正式挂起来了。牧场的名字取自12世纪西班牙农夫,天主教圣徒伊西多尔。

맥그린치 신부(가운데)가 모금 운동을 벌이기 위해 미국 휴스턴 텍사스를 방문했다.

麦格林奇神父(中)为了募集资金访问美国德克萨斯休斯顿。


70년대 이시돌 목장에서 양을 기르는 모습.

70年代在伊西多尔牧场中饲养的羊。


就这样开始的4H运动成为现在金岳里伊西多尔牧场的开端。伊西多尔牧场也被称作是济州岛畜产业和乳业发展的种子。

- 是什么特别的契机让您在传教同时运营伊西多尔牧场的?

“我想要通过实际行动而非语言来体现上帝的爱。我相信帮助身边有困难的邻居就是真正的实际行动。而且在当时,比起传教,对居民们来说更紧迫的是面包,是了解生存的方法。”

- 伊西多尔牧场里面不仅有牧场,还有养老院、教堂、幼儿园、修女院和临终关怀医院。要想运营这些设施应该需要很大的热情和努力。你这么辛苦的理由是什么?

“我有一个信念,就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被计划好的。最开始我和4H俱乐部的会员来到半山腰准备牧场实习所的时候建了一个很小的办公室。正好有一位独居奶奶吃不上饭,我就把她接到办公室来住,然后就开始做养老院了。

因为我有一种要帮助困难邻里的使命感,我也认为符合时代的要求是正确的。初期,我们主要是帮助人们在经济上自立,能够吃饱饭,帮他们找工作,现在主要就是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 在这么多事业的运营中,您也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就没有哪个瞬间想要放弃吗?

“这个过程中当然有很多困难的时候。我也做过错误的判断,我对韩国文化的理解也很浅薄,也被信任的人背叛过,但是我从没有想过要放弃。首先,我相信我做的一切都不是我个人的计划,而是上帝的计划。

另外,同生死共患难的4H俱乐部的会员的牺牲也让我不得不感动。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是不会成功的。他们总是充满了希望。我也不知道他们的精力是从哪里来的,从早到晚一直不停地工作,还没有任何的抱怨。他们互相督促,一起工作,共同生活,也非常享受合作。坦率地说,他们的热情都让人很难理解。他们大部分人为了伊西多尔的发展牺牲了自己。我非常感谢他们。与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我怎么能够放弃呢?”

为了让居民能够经济自立,林帕詹神父的努力并未止步于成立福利设施。那时没有正经的金融机构,居民们都认为借私债是理所应当的。之后林帕詹神父成立了济州岛第一个信用合作社。为了给那些没有工作而不得不离开岛屿的女人提供工作岗位,他还开设了羊毛纺织品产业。他特意邀请爱尔兰的修女纺织专家,为济州岛的女性传授技术。帮助他们生产品质良好的毛织产品。 “翰林手织”曾经为1300人提供工作岗位。

한림수직 직원들이 양털로 옷을 짜고 있다.

翰林手织的职员正在用羊毛织衣服。


- 听说有很多人在受惠后非常感动。有没有给你印象比较深刻的?

“虽然过去了很久,但是给我印象很深的还是初创期的4H俱乐部的会员。特别是现在运营着济州岛2家最大的养猪场三畜产业的总裁申福三。申福三小的时候因为家境贫穷不得不辍学,10几岁就开始为生计奔波。他在4H俱乐部活动初期的家畜银行中领养了一头改良公猪。

20世纪60~70年代,养猪事业热潮涌现,但是到了80年代,因为猪肉波动整个产业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我就将伊西多尔牧场的事业停了,将饲养的猪都分给大家。包括申福三在内的10多名职员从那个时候才正式进入畜产业。”

当时申福三听到林帕詹神父说如果养好猪,10年后也可以像外国一样开上小轿车,还偷笑说神父也会说谎。可是现在他已经开上索兰托了。林帕詹神父说他现在是养着4500头猪的产业的老板。

林帕詹神父在济州岛度过的日子转眼就到了60年。在这60年里,他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经历了许多的挑战和失败。

- 您就没有得过思乡病或者想要离开这里?

我从来没有那样的想法。年轻的时候要做的事情很多根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现在这里已经是与我共度一生的地方了,是我更加熟悉的地方,济州岛已经成了我的故乡。

- 听说临终关怀医院是您的最终目标。您的计划是什么?

现在我也不做董事长了,每天都过得很悠闲。但是临终关怀医院是我一定要完成的项目。国外对临终关怀的关注度很高,在韩国还没有树立关于临终关怀的明确概念,这让我感到很遗憾。我们要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面对死亡的人,这个关注非常重要。

2007年在圣伊西多尔牧场里面成立的临终关怀专门设施“圣伊西多尔福利医院”是让那些再也无法进行治疗,马上要离开这个世界的患者能够安心度过临终时光,照顾他们的地方。我把饲料工厂的受益和已经做了10年的种马产业的受益都投到这里了。我们是不收患者钱的。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任何人都有资格有尊严地结束生命。

- 在这60年里,你看到的韩国人和韩国文化是怎样的?

济州岛的居民都是很好的人。在大家饿肚子的时候也会想着分着吃鸡蛋,人情味很浓。不仅如此,我还忘不了我们在建造教堂的时候。我们进行到一半已经没有木材了。这时候听说翰林前海有一艘大船触礁了。船长也碰巧是爱尔兰人,他对我说调查小组要3天后才能到,让我们在他们到之前把船上的木材拿去用。这些木材用来建造教堂是够用了,但是我们没有人将木材运过来。因为那时候的信徒加上孩子也才25个人。第二天凌晨,我考虑了好久后说不行就先去看看吧。可是等我到了海边那个瞬间我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海边有400多人在帮忙搬运木材。他们笑着说“林帕詹神父来到济州岛受了这么多苦,我们怎么能袖手旁观呢?建好了教堂,对村子也是好事啊。”他们也不是基督教徒,我也不清楚那天凌晨他们为什么来帮忙。但是我在村里受到的感动成为日后我开始事业帮助地区居民的动力。

最后,请您向KOREA.NET的网友说一句话。林帕詹神父简短有力地回答:“请相亲相爱。请体现在行动中而不是言语中。”

KOREA.NET记者李承娥
slee27@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