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2014.02.03

在古典音乐的故乡欧洲,有一位东方人被人们看作是“用音乐刺激感性的指挥家”。他就是44岁的韩国指挥家李英七。
 
李英七在伦敦、波兰、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欧洲舞台上表现得十分活跃。2006年,李英七被保加利亚普罗夫迪夫爱乐乐团委任为终身外国人客座指挥,2007年,他成为了波斯尼亚萨拉热窝爱乐乐团的客座常任指挥,2008年,李英七又成为捷克布拉格波西米亚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Lee_Young_Chil_01.jpg
지휘하고 있는 이영칠 씨 (사진제공: 메노뮤직)

正在指挥的李英七(图片来源:MENO音乐)

 
2009年与2010年,李英七分别被保加利亚索菲亚爱乐乐团与普列文爱乐乐团委任为终身客座指挥。2011年与2012年,李英七被捷克亚娜切克爱乐乐团与波兰奥博莱爱乐乐团任命为常任指挥。这些华丽的经历也印证了李英七的指挥才能。此外,李英七还指挥过世界顶级的莫斯科爱乐乐团与日本NHK交响乐团。
 
尽管在古典音乐界有很多自幼就极富天赋的音乐人,但李英七既没有从小就开始走上音乐之路,也不是从国内著名的艺术高中或音乐学院毕业的。
 
此外,李英七也不是从一开始就对指挥感兴趣的。19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演奏圆号。为了成为圆号演奏家,李英七于1989年前往美国学习,1996年与1997年,他先后在纽约曼尼斯音乐学院获得了学士与硕士学位。2000年,李英七又在纽约州立大学完修完了演奏学的博士课程。
 
但突然有一天,李英七的圆号怎么也吹不响了。从此,他便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走上了指挥之路。2003年,李英七进入保加利亚索菲亚国立音乐学院学习指挥。
 
李英七说:“当时没有钱,所以选择了学费便宜的索菲亚音乐学院。人的命运真的很奇怪,我相信指挥是我的出路,结果后来就走得很顺畅。”
 
从那时起,李英七在欧洲十几个国家指挥了300多场音乐会,名声大振。他表示,每当站在舞台上介绍自己是指挥李英七的时候,都会感到一种作为韩国人的自豪感。
 
1月25日,李英七在俄罗斯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指挥了莫斯科爱乐乐团的新年音乐会。1951年成立的莫斯科爱乐乐团是一支俄罗斯国立交响乐团,弗朗兹•康维茨舒尼、基里尔•彼德罗维奇•康德拉申、祖宾•梅塔、洛林•马泽尔等著名指挥家都曾执棒于此。2011年,李英七成为了该乐团的首位亚洲指挥者。这次的演出是李英七与莫斯科爱乐乐团第三次合作演出。
 
在李英七结束俄罗斯演出回国之后,Korea.net对其进行了采访。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聆听指挥家李英七的人生故事。
 
<对指挥家李英七的采访 >
 

Conductor_Lee_Young_Chil_Interview_03.jpg
지휘자 이영칠 씨 (사진: 전한 기자)

指挥家李英七(摄影:全汉)

 
1. 对1月25日与莫斯科爱乐乐团的再次同台合作,有何感想?
 
对于搞古典音乐的人来说,俄罗斯是一个梦想之地。莫斯科爱乐乐团是俄罗斯最优秀的管弦乐团,这是我第三次与他们合作。这是一次为莫斯科前景良好的演奏者们举办的演出。音乐厅内1300个座位全部被坐满,观众都是俄罗斯人,其中仅有4名韩国人。我想:“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和韩国的演奏者们一起在这样的舞台上同台表演该有多好啊。”到目前为止,能有实力站在俄罗斯舞台上表演的韩国演奏者并不多。如果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和韩国年轻演奏者们一起为海外观众同台表演。
 
2. 您在英国、俄罗斯、捷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欧洲舞台上有着十分活跃的表现。至今为止,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从事音乐工作以来,让您感到最为幸福的瞬间是什么时候?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去年在汉堡指挥的新年音乐会与除夕音乐会。在欧洲,在除夕(12月31日)与新年(1月1日)举办的音乐会是最为盛大的活动。我受邀参加了如此盛大的活动,并指挥了贝多芬曲目当中最难的第九交响曲《合唱》。
 
邀请我这样的韩国指挥参加德国最为盛大的音乐庆典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在欧洲,观众们对演奏的最大盛赞不是起立鼓掌而是跺脚。当时,全场观众们的跺脚盛赞真的让我感到特别幸福。我也是第一个受邀参加该活动的韩国指挥,真的非常感动。
 
3. 您19岁才开始圆号演奏,并前往美国纽约进行了圆号专业学习。您开始学习圆号的契机是什么?又是为何从演奏圆号改为指挥了呢?
 
大部分人认为搞音乐一定要有天赋,但我走上音乐之路只是为了要上大学,而且走上指挥之路也不是因为我在指挥方面有天赋或是特别喜欢指挥。虽然我一开始学习的是圆号演奏,但突然有一天,演奏了十几年的圆号突然吹不好了。指挥成为了我的“最好一招”。
 
4. 在古典音乐界,有很多从小就极富天赋的音乐人。您虽然起步晚,但已成为四支管弦乐团的常任指挥,以及四支爱乐乐团的客座指挥。对此,您的秘诀是什么?
 
我出生于一个与音乐毫不相关的家庭。父母是做生意的,全家没有一个人从事音乐工作。因此,我刚开始学习音乐时,被人们称为“怪物”。我认为“才能”这个东西,有人是天生就有的,有人则是在有天赋的同时,通过后天开发的。有很多人认为如果小时候没有才能的话,就很难发展,但事实并非如此。依我看,只有莫扎特才是“音乐天才”。他用四天三夜的时间就完成了代表作《魔笛》的创作,是一位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创作的音乐天才。
 
艺术是一种有生之年都可以从事的工作,因此我觉得时间并不重要。除了乐感之外,剩下的都来自不断的关注与努力。指挥让我对音乐有了新的认识。我每天都想要指挥,指挥的时候我感到无比幸福。我认为,对音乐的喜爱以及一直以来的关注与努力造就了今天的我。
 
Conductor_Lee_Young_Chil_Interview_01.jpg
Conductor_Lee_Young_Chil_Interview_05.jpg


5. 您的音乐榜样是谁?
 
我的音乐榜样是赫伯特•冯•卡拉扬(1908~1989)。他为二战时期创立的德国柏林爱乐乐团发展为今天全世界最优秀的管弦乐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卡拉扬全身心地致力于指挥工作。他凭借自己的力量拯救了一度落寞的古典音乐。作为指挥,他还照顾了乐团成员们的生活。卡拉扬通过德意志唱片公司发行了自己的唱片,为宣传古典音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6. 在与欧洲乐团团员们相处的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文化、语言方面的困难?
 
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难。音乐都是一样的,不就是用乐谱这一相通的代码吗?如果对方不尊重我的话,就是无视我的音乐。因为我的音乐是完美的,所以团员们也非常尊重我。指挥者应该扩充乐团的剧目,并且每日进行练习。
 
至今为止,我一共指挥了300多场演出,积累了很多指挥经验。我不喜欢背乐谱。有听力残疾的作曲家贝多芬将一切表达在乐谱当中。不看乐谱演奏贝多芬的曲目的话,很难演奏出真正的贝多芬音乐。
 
用感情表达是音乐的优势,因此,每个指挥者指挥出来的音乐都各不相同。至今为止,柴可夫斯基的曲目已被众多音乐家们演奏过,但它依旧深受喜爱。其原因就是因为虽然音乐相同,但演奏者们用各不相同的感情来进行演奏。
 
7. 像您一样,有越来越多的韩国年轻音乐人走向了世界舞台。您对后辈们有什么忠告?
 
大家都非常努力,所以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忠告。我只想说:“以演奏决胜负,取悦于观众,并扩充自己的剧目。”
 
对于年轻的后辈们来说,给他们一个“走出去”的机会是十分重要的。在大赛上获得冠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进军世界舞台。但这凭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政府的支援,而且指挥者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作为一名指挥,我想为向海外宣传韩国国乐尽一份力量。只用韩国乐曲就可以充分改变韩国音乐留给人们的印象。国乐虽然是韩国传统音乐,但应将其西方化,并易于当地人理解。我作为一个韩国人,无论指挥何种音乐,好像都成为了韩国音乐一样。
 
8. 今后的计划是什么?
 
我正在准备意大利与欧洲巡演,欧洲巡演这还是第一次。希望今后可以有机会在韩国演出。
 
Korea.net记者 孙智爱
jiae5853@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