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世宗大学教授 保坂祐二
6月15日,日本对外开放的“工业遗产信息中心”包括违背2015年7月韩日间协议的不当内容。2015年7月,日本将“军舰岛”在内23处日本“明治工业革命遗址”注册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由于23处工业设施中,7处是强征朝鲜劳工的设施,因此韩国政府对这些设施成为世界遗产发出坚决反对的声音。随后日本政府承诺向世人展示强征劳工的史实,韩方才同意日方的申遗。
但日本政府不仅没有按照承诺两年内展示强征朝鲜劳工的相关历史,反而5年后的2020年6月15日,将位于东京新宿区的工业遗产信息中心对外开放。该中心由日本政府支援的财团法人“工业遗产国民会议”运营。
值得注意的是,该中心展出了被称为“军舰岛”的端島上,韩半岛出身劳工未曾受到不公对待的岛民证词。其意图在于将日帝强占期日本征用朝鲜劳工之事合法化。日方主张,战争等非常时期,强制动员国民的行为在国际法上也得到了认可,而且当时的朝鲜人隶属于日本国籍,依据日本法律是理所当然的。
日帝强占期,朝鲜人拥有日本国籍,但未曾受到过与日本人同等的法律待遇。当时,朝鲜、中国、台湾和日本是不同的法律区域。由于法律区域的差异,朝鲜、中国、台湾等日本的殖民地存在着各种差别。其中一个事例是,朝鲜人等外地人没有获得普通选举权。1945年4月,日本决定赋予外地人日本内陆的国政选举参政权,但最终未能实行。日本歧视政策的核心是要求朝鲜人、中国人、台湾人履行作为日本国民的义务,而没有赋予他们权力。
日本还在煤矿劳动这一最艰苦的工作上动员了朝鲜人、中国人、台湾人和战俘。被迫在日本矿场当苦工的美国战俘证词中表示,那些人认为进煤矿坑道干活就没命了,为了不进坑道甚至自残。
由于几乎没有日本人愿意从事艰苦的煤矿劳动,因此煤矿劳动在日本始于囚犯劳动。九州三池煤矿等规模较大的煤矿中,早期阶段是将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的罪犯投入到煤矿劳动中。 受到非人道待遇的囚犯在煤矿不断引起暴动,因而发生管理人员在镇压过程中,犯下严重侵犯人权的罪行。于是,煤矿的囚犯劳工大多被叫停。之后,煤矿公司召集日本的特困阶层,但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后来决定把朝鲜人等殖民地人民和战俘投入到煤矿。朝鲜人、中国人、台湾人和战俘等成为代替日本人的牺牲品,这就是战争时期强制征用的实际状况。
据统计,由于高强度劳动,被迫带到矿场的朝鲜人中约有70%逃跑。如果朝鲜人逃跑时,他们的强制储蓄都会被公司拿走。日本人的储蓄存折和印章都由本人持有,但朝鲜劳工的存折和印章就由监督官持有,因此在逃跑或中途退职时,公司就会收回全部资金。
端岛的情况更加悲惨。为了逃离,必须在海上游18公里以上。因此,在逃跑途中,就有很多人溺亡。曾在军舰岛担任监督官的小迫正行于1973年10月25日在接受《朝日新闻》长崎版采访时证实,朝鲜劳工在军舰岛受尽歧视。他表示,自己曾在韩国征集劳工,强行带到日本。平时对中国人、台湾人和朝鲜人都是区别对待。战争期间在煤矿,让他们从事军队无法比拟的艰苦劳动。不少人在逃跑途中海上溺亡。战败后,他们怕朝鲜人的报复,所以私下让监督官在岛上避难。
此次对外开放的信息中心仅展出朝鲜劳工未曾受到不公对待的证词。有一位父亲曾在端岛煤矿工作的旅日朝鲜人的第二代表示,从未听过欺负朝鲜人的事情。而他的父亲是监督官,赋予监督官职务的朝鲜人是当时籍贯为日本的人,如果籍贯是日本,就能享受与日本人同等的待遇。因为当时日本政策是用法律区域来决定待遇。即使是日本人,如果籍贯为朝鲜,就处于朝鲜人的法律地位。所以就算是朝鲜人,只凭有可能受到日本人待遇的劳工后代的证词,本身就是歪曲历史的行为。日本不应该无视在端岛受到严重歧视的无数朝鲜人的证词。
日本政府之所以在东京设立信息中心,不得不说有其政治意图。这不禁让人怀疑,选择在东京设立是否因为原定于2020年7月开幕的东京奥运会,针对外国游客而做出的决定。此次信息中心开馆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将目前韩日之间争论不休的强制征用判决问题有利于日方。但是,无论日本怎样歪曲历史,历史真相总会水落石出。日本应该认识到,歪曲历史只会促使国家地位不断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