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在韩国驻华大使馆的组织下,记者与韩中友好小天使成员及韩国驻华各领事馆代表一同踏入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图片来源: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
韩宣网名誉记者兰添 来自中国
10月16日,在韩国驻华大使馆的组织下,记者与韩中友好小天使成员及韩国驻华各领事馆代表一同踏入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我们循着“产品—空间—艺术”的动线深入探索,从新车细节到场馆科技,再到影像叙事,完整感受了这家韩企将可持续理念融入多元场景。
帕里斯帝里的设计美学与责任初心
讲解员的引导始于一层展厅的《艺境·新境:新一代帕里斯帝首秀展》。这款旗舰级进口SUV的登场瞬间吸引了众人目光。作为现代汽车的旗舰车型,它不仅重塑了旗舰SUV的气场,更藏着对品质与环保的双重思考。
讲解员指着车身介绍道,垂直DRL日间行车灯与宽体进气格栅的组合极具辨识度,变短的前悬与舒展的轴距勾勒出稳重姿态,21英寸轮毂则暗藏“守护家庭”的设计巧思。在光影交织的展厅中,汽车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而是科技、美学与责任的融合载体。
《艺境·新境:新一代帕里斯帝首秀展》现场。韩宣网名誉记者兰添 摄
空气系统里的隐形环保密码
离开车展区域,讲解员带我们聚焦场馆的“隐形基础设施”——独有的空气净化系统。这套系统通过四级工序构建起全方位防护网:微型吸尘器可吸附90%的颗粒物,高纯活性炭过滤器能去除99.5%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甲醛等有害物质,超高效HEPA滤网对PM10和PM2.5的吸附率达99%。
讲解员表示,它以土壤为冷热源,冬季取热、夏季储热,能减少大量能源消耗。将环保技术融入场馆运营,这种细节更能体现企业的可持续决心,文化中心本身也成为了韩企环保实践的生动样本。
《现代汽车×宇宙万物:跨越十年的共创》展览现场。韩宣网名誉记者兰添 摄
五部光影作品里的可持续哲思
探访的最后一站,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二层展厅,《现代汽车×宇宙万物:跨越十年的共创》展览的五部视频作品在此静静诉说着品牌的未来愿景。
《人造之象》的画面中,动作捕捉技术将人的创意转化为光晕、花瓣、水与风的律动,传递着从自然汲取灵感的设计理念。
《部落》里,万千微小个体既自成节奏又共筑巨型图案,成千上万的微小身影协同行动,在地景中不断汇聚成动态的图案。远观,它们融为流动的生命艺术;近看,则显现出各自独特的路径——揭示了个体自主与群体秩序之间的互动。呼应了现代汽车对于连接与群体进步的重视:个体因差异而独特,却共同构建起共享的结构。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作为场馆地标壁画的原型,作品中角色的设计灵感来自树木、水果、皮革和天然纤维等可持续材料。作品中充满喜悦的形象,以独特的质感、色彩与形态展现,在音乐的节奏中自由而和谐地舞动——赞美个体的独特与集体的共融,诠释着“多元汇聚成就美好”的深意。
《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展览现场诠释了作品所倡导的电、水、氢及再生材料等可持续理念。韩宣网名誉记者兰添 摄
当《循环再生》的影像亮起,海洋塑料蜕变为再生材料的画面令人震撼。讲解员表示,每辆IONIQ5约需回收32个塑料瓶,经清洗、粉碎、切片,再熔化纺成纱线,最终织成亲切、舒适的座椅面料。而地毯的原料来自废弃渔网。讲解员的补充让艺术有了现实注脚,现代汽车与海洋保护组织共建的环保循环链,在光影中变得可感可知,象征了现代汽车的可持续创新。
最后,《奔流永续》中奔跑者与氢能转化的光、水、气共生,这件视频作品以可持续的未来能源为主题,聚焦氢能技术与自然循环。作品从一名奔跑者开始,他的动作展现了氢燃料如何转化为光、水、空气等自然元素。这一灵感来自现代汽车面向未来的氢能环保技术。水象征生命的起源,光代表能量的转化,气则展现青鸟的结合与分解,传递出清洁能源的独特之美。
这次旅程,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以“产品—空间—艺术”的递进脉络,完整呈现了现代汽车作为韩企的实践路径。从帕里斯帝的设计初心,到空气系统的运营细节,再到视频作品的理念传递,每一处都呼应着APEC 2025峰会的可持续共识。
探访结束,回望这次旅程,北京现代汽车文化中心在我心中已不再只是一个艺术空间,更是一座关于未来的“预演剧场”。 当APEC 2025的讨论在韩国响起,我们这批人,已经在现代汽车文化中心亲眼见过、触摸过那个未来的样本。现代汽车用行动证明,构筑可持续明天,既需要宏大的理念,更离不开产品、空间与文化中,每一次呼吸、每一个设计、每一件作品里的点滴践行。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