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记者团

2025.09.02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 한국어
  • English
  • 日本語
  • 中文
  • العربية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 Pусский
  • Tiếng Việt
  • Indonesian
巨屏光影中,观众与世界共鸣,感受电影的诗意与生命的律动。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巨屏光影中,观众与世界共鸣,感受电影的诗意与生命的律动。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来自中国

      在首尔落日余晖中,静默耸立着一座建筑。它不同于影院的喧嚣,却比任何屏幕都更深刻地铭刻着光影的痕迹。这里是韩国影像资料院,一座为电影而诞生的圣殿,一个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时空交汇点。

      步入展厅,率先映入眼帘的,并非工作人员的问候,而是一位语音亲切的解说机器人。它能够流畅使用多种语言,以韩语讲述民族的历史印记,用中文向邻国游客展现银幕中的情感,用英语与全球影迷进行交流,也能用日语引发另一种文化的共鸣。四种语言在此交汇,如同韩国电影自身的发展历程:立足本土,逐步辐射亚洲,进而走向世界。在这个影像的宝库之中,语言不再是障碍,而是光影的纽带,使更多的观众能够通过熟悉的音调,聆听电影深处的心声。

      而在另一侧,一堵电影名墙静静伫立。墙面空无一物,只有一部部影片的名称,却足以引人注目,令人久久凝视。名称,是最为精炼的回忆,亦是最为深刻的烙印。从《下女》到《杀人回忆》,从《共同警备区》到《寄生虫》,这些字迹如同夜空中的星辰,闪烁着各自的光辉。对于韩国观众而言,它们是生活的写照;对于外国观众而言,它们是理解一个民族的桥梁。如同机器人用不同语言讲述的那样,电影不受国界限制,它们在不同的土地和心灵中,都能寻找到共鸣。

      韩国影像资料院,是韩国电影编年史的忠实见证者。从无声电影时代的蹒跚学步,到战后电影的浴火重生,再到写实主义电影的尖锐与坦诚,直至二十一世纪在国际影坛的熠熠生辉,历史的轨迹在这里被系统地梳理与展示。在这里,人们可以阅读文字资料和珍贵档案,更能从真实的电影片段中,体会到电影如何与国家命运同呼吸、共命运。这种共鸣是深刻的:当银幕从黑白转向彩色,从胶片演进到数字,韩国电影也正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电影版图上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br /><br />

海报化光影为诗,诉说时代与电影之美。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而在另一个展厅,电影海报则用视觉语言延续着这段历史。旧海报色彩饱满浓烈,字体设计也极具张力,充满了那个时代的独特激情;而当代海报则倾向于极简的构图和富有象征意味的符号,传达着更加细腻的情感。海报不仅仅是宣传手段,更是影像美学的凝练。它们让人一眼看清时代的变迁,也时刻提醒着我们,电影是一门不断自我革新的艺术。

      紧随其后,电影服装陈列在展柜之中。面料与裁剪仿佛仍保留着角色的印记。一件工装制服,映照着底层民众的辛勤;一件华丽晚礼服,承载着银幕上的虚幻。服装曾与演员的身体同呼吸,如今静静地安放在玻璃柜中,仿佛仍在低声诉说着角色的命运起伏。

      奖杯陈列区散发着别样的光彩。它们被安置在透明展柜里,却似乎照亮了整个展厅。从本土的青龙奖、大钟奖,到国际瞩目的金棕榈奖与奥斯卡奖,这些奖项铭刻的,不仅是电影人的辉煌,更是韩国电影在全球电影界逐步崭露头角、获得肯定的历史进程。它们仿佛时间的见证者,向参观者诉说着:这里的电影,不仅仅属于一个国家,也属于全世界的观众。

电影《破墓》的服装静卧光影中,低语着角色的呼吸与命运。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电影《破墓》的服装静卧光影中,低语着角色的呼吸与命运。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展览厅的终点,巨幅屏幕放映着多个电影的精选片段。战火弥漫、家人的絮语、人物的注视与嘶吼,在光影中再度浮现。伫立于屏幕前的观众仿佛被卷入另一种现实,一种超越地域的共鸣:不论来自何处,欢笑与泪水、痛苦与快乐,皆可在电影中寻觅到自身的映照。

     角落的拍摄设备展区,以另一种方式揭示幕后故事。笨重的老式摄影机,布满岁月的痕迹的灯具,与轻便的数字设备一同展示。它们警示着人们,每一次光影的奇迹,都需要技术与灵感的交融。设备或许无言,但它们是电影人双手的延伸,是电影得以走向世界的坚实基础。

拍摄设备承载着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力量。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拍摄设备承载着韩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力量。韩宣网名誉记者杨诗薇 摄



      而今年秋季,这座影像殿堂与釜山国际电影节建立了新的联系。2025年,釜山国际电影节将迎来第三十年,影像资料院与电影节合作推出了特别单元,将亚洲经典之作重现银幕,并提供大量珍贵档案与文献支持。这是一次跨越时空与地域的对话:在釜山,观众在银幕上重温经典;在首尔,影像资料院为这些经典作品注入历史的厚重感。两座城市的呼应,不仅让我们看到韩国电影的过去与现在,更让我们感受到它们通向未来的活力。

      当观众步出影像资料院,首尔已然沉浸于夜幕之中。街道的灯光与内心的光影交相辉映,仿佛片尾的字幕在空中冉冉浮现。人们会顿悟,这里珍藏的不仅仅是胶片与物件,而是一种超越语言藩篱、跨越国界的文化印记。从四语播报的机器人到国际奖项的奖杯,从星光熠熠的电影名墙到宽银幕的电影画面,韩国电影在此得以保存,更被注入了走向世界的信心。而与釜山电影节的合作,则使这份信心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激荡。电影是一首隽永的诗篇,韩国影像资料院,正是守护这诗篇的圣地。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