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记者团

2025.07.25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 한국어
  • English
  • 日本語
  • 中文
  • العربية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 Pусский
  • Tiếng Việt
  • Indonesian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迅速成为韩国游客“周末跨国游”的热门之选。“周五下班飞上海”,这一灵活便捷的旅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韩国年轻人的追捧。图为上海外滩。韩宣网名誉记者赵亚东 摄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迅速成为韩国游客“周末跨国游”的热门之选。“周五下班飞上海”,这一灵活便捷的旅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韩国年轻人的追捧。图为上海外滩。韩宣网名誉记者赵亚东 摄



      韩宣网名誉记者赵亚东 来自中国

      自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国试行免签政策以来,上海迅速成为韩国游客“周末跨国游”的热门之选。“周五下班飞上海”,这一灵活便捷的旅行方式,正受到越来越多韩国年轻人的追捧。

      上海边检总站数据显示,至今年2月6日,浦东、虹桥两大机场口岸共查验中韩往来客运航班5000余架次,韩国籍出入境旅客达37.3万人次,环比增长近六成。而2025年上半年,仅浦东机场口岸的韩国籍旅客就达到33万人次,稳居入境外籍人员数量首位,直观展现出上海对韩国游客的强大吸引力。

      城市魅力与文化共鸣

      上海的多元文化特质,恰好精准契合了韩国游客的旅行偏好。漫步黄浦江畔,外滩百年建筑群的历史厚重感与对岸陆家嘴摩天大楼的现代气息交相辉映,形成历史与现代的精彩碰撞;走进豫园,江南园林的精巧秀丽与新天地的时尚活力相得益彰,勾勒出传统与潮流的和谐共生。

      上海的美食与消费体验,更让韩国游客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南京路步行街上的一家羊肉串店,日均接待韩国游客超200人次;沈大成青团、光明邨鲜肉月饼等特色点心,通过冷链直送首尔后,即便价格远高于上海,依旧受到韩国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文化层面的共鸣,进一步拉近了上海与韩国游客的距离。中韩两国同具儒家文化底色,让韩国游客对上海的传统节庆和非遗技艺倍感亲切;而K-pop演唱会、电竞产业等现代元素,又让两国实现了“娱乐同频”。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作为韩国独立运动的“精神图腾”,是韩国游客来沪必到的参观点;充满独特风情的上海韩国街,也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探索。

位于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指示牌。韩宣网名誉记者赵亚东 摄

位于上海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指示牌。韩宣网名誉记者赵亚东 摄



      双向互动与经济效应

      韩国游客的大量涌入,不仅为上海旅游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催生出新的职业需求。不少餐饮企业和景区纷纷招聘韩语翻译,部分商家还贴心地推出韩语菜单与导览服务,只为更好地服务韩国游客。

      在社交传播层面,韩国网红通过短视频记录在上海的所见所闻,相关话题多次引爆韩国社交平台,形成“游客带火话题,话题吸引更多游客”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中韩两国的一些青年人群,成为上海“韩流”的重要传播者,他们通过青年文化沙龙、电竞友谊赛等活动,持续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联结。

      未来展望与深层意义

      为给韩国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上海市计划进一步优化城市服务,包括增设韩语标识、开发定制化旅游线路等。这场由免签政策引发的“周末跨国游”热潮,背后是上海城市魅力的彰显,更是中韩文化交融的生动体现。

      随着免签政策的持续推进,中韩民间交流有望从“单向观光”迈向“双向赋能”,不仅为两国经济合作注入新活力,更将在文化交流层面开辟更广阔的空间,让两座城市、两个国家的联系愈发紧密。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