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记者团

2025.07.24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 한국어
  • English
  • 日本語
  • 中文
  • العربية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 Pусский
  • Tiếng Việt
  • Indonesian
      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来自中国

      7月17日,“乐汇上海,弦音同行”韩中青年传统音乐交流演出在驻上海韩国文化院精彩上演。

      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国立音乐学府——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以及中国音乐教育标杆——上海音乐学院两所顶尖音乐学府的演奏家们联袂登台,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跨越国界的传统音乐盛宴。

7月17日,“乐汇上海,弦音同行”韩中青年传统音乐交流演出上,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传统艺术院的俞英朱教授现场演绎《韩甲得流派玄琴散调》。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摄



      俞英朱教授以韩国近现代玄琴流调大师韩甲得的代表作《韩甲得流派玄琴散调》开场,玄琴泛音与按音的细腻变化,节奏从缓到急层层递进,搭配长鼓伴奏,再现了朝鲜半岛“散调”艺术的情感张力,更是体现出演奏者高超的音乐技巧和情感表达。

      接着,一首《咸宁之曲》 揭开了韩国宫廷音乐的神秘面纱。作为朝鲜后期宫廷正乐,其庄重肃穆的旋律由觱篥、大笒、奚琴与长鼓合奏而成,完美诠释儒家的“礼乐秩序”:觱篥的清亮如“礼之雅”,大笒的悠远似“乐之和”,奚琴的温润若“情之韵”,长鼓的节奏喻“序之章”,成为韩国古代礼乐文明在当代的鲜活注脚。

     秦润镜教授的觱篥独奏《上灵山》 ,更是“音禅合一” 的盛宴,以佛教文化为底色,用缓慢晋阳调节奏铺陈,觱篥的绵长气息与装饰音,如朝鲜半岛山水间的禅意流动,这不仅是乐器技巧的极致展现,更传递着韩国传统音乐与宗教文化的深层联结。

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曲目——古筝独奏曲《行者》中,特别邀请了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的学生共同合作,以长鼓伴奏,增添一份别样的韵味。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摄

上海音乐学院的表演曲目——古筝独奏曲《行者》中,特别邀请了韩国艺术综合大学的学生共同合作,以长鼓伴奏,增添一份别样的韵味。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摄



      中国青年演奏家的古筝、琵琶与弦乐五重奏,则以东方音乐的另一种姿态与之呼应,带来了二胡独奏《闲居吟》、古筝独奏《行者》以及琵琶独奏《袖剑与铜甲金戈》等中国名曲。

      最后的《阿里郎》合奏更是将本场演出推向高潮——当伽倻琴遇上琵琶,奚琴对话二胡,长鼓与古筝共鸣,两种东方韵律碰撞出了美妙共鸣。在这首韩国代表性的民谣里,两国青年艺术家以“乐器对话”重构经典,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铺垫逐渐推向高潮,最终以充满希望的音调收束。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传统艺术院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教授和学生们登台谢幕。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摄

韩国艺术综合大学传统艺术院与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教授和学生们登台谢幕。韩宣网名誉记者许彦琳 摄



      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从宫廷雅乐到民间歌谣,从乐器形制到曲目内涵,这场演出不仅让海外观众们近距离触摸到韩国传统音乐的悠久脉络,感受到韩国音乐文化的多元魅力,也用弦音与鼓点,奏响新时代的东方韵律,在这个夏夜编织了一段关于文化共鸣的韩中记忆。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