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首尔圣水洞的鱿鱼游戏体验馆外墙立面。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韩宣网名誉记者
蔡华 来自
中国
2021年,当《鱿鱼游戏》以血腥的生存游戏和尖锐的社会隐喻横扫全球时,许多人突然意识到——韩流早已不是“爱情偶像剧”的代名词。从奈飞(Netflix)霸榜到万圣节全球cosplay,从联名商品疯抢到线下体验馆爆满,这场由韩剧掀起的文化海啸,正在重新定义“K-Culture”的边界。
从亚洲到全球:韩流进入“生存游戏”时代
《鱿鱼游戏》的爆火并非偶然,而是韩国文化工业多年积累的集中爆发。过去,韩流依赖偶像、爱情剧和K-Pop打开国际市场。而如今,Netflix的全球化渠道加上韩国本土尖锐叙事的组合,让韩剧真正成为“世界通用语言”。
首先是播放量神话,第一季上线28天观看量破16亿小时,成为Netflix史上最受欢迎剧集;第二季开播即登顶83国排行榜。其次是文化符号输出:剧中绿色运动服、红色面具、椪糖游戏成为全球流行符号,甚至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收录为“21世纪设计经典”。再到商业变现狂潮:联名产品从奢侈品(巴黎世家合作款等)到快消品(椪糖咖啡等),种类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线下体验馆:韩流的“沉浸式征服”
随着剧集的火爆,为延续IP热度,Netflix在全球打造了4家《鱿鱼游戏》体验馆,分别在韩国首尔、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澳大利亚悉尼。首尔馆选址文艺地标圣水洞。笔者近日和朋友们一起来到这里,进行了一次沉浸式体验。这里一比一还原了剧中的球形存钱罐、巨型玩偶等场景,还设有周边商店和AR互动区,礼品商店等。参与者需24人组队挑战6关游戏,最终6强角逐“终极生存者”。全程配以经典BGM和视觉设计,连工作人员都穿着粉色制服,细节拉满的沉浸感让粉丝直呼“头皮发麻”。在给我们做游戏说明的时候,工作人员表示,如果游戏失败,你只会被淘汰,不会像剧中那样送命。让我们会心一笑。
《鱿鱼游戏》中的代表性场景--球形存钱罐。韩宣网名誉记者蔡华 摄
体验结束后 ,礼品店成了新的“战场”。货架上琳琅满目,从零食到饮料烧酒,从文具到剧中同款服装,从手机壳到马克杯。一位同行的朋友苦笑着对我说,我逃过了玻璃桥,但没逃过限量版旅行包。
《鱿鱼游戏》中的巨型娃娃装置。韩宣网名誉记者蔡华 摄
Netflix+韩流:一场事先张扬的“文化合谋”
《鱿鱼游戏》的成功绝非偶然。早在2016年,Netflix便押注韩国市场,首部韩剧《我唯一的情歌》虽反响平平,但平台坚持“重金投入+创作自由”策略。《王国》编剧金银姬曾表示,Netflix只开支票,不改剧本。这种模式很快结出硕果——从丧尸古装剧《王国》、复仇爽剧《黑暗荣耀》到律政剧《少年法庭》,Netflix近年推出的韩剧题材多元且品质稳定,彻底打破“韩流=浪漫爱情”的刻板印象。
写在最后:当“鱿鱼”游向世界
《鱿鱼游戏》的全球走红,既是韩国影视工业成熟的必然,也是Netflix本土化战略的典范。它证明了好故事无需迁就西方审美——血腥的生存游戏包裹着资本主义批判,这种尖锐表达反而引发跨文化共鸣。如今,随着《苦尽柑来遇见你》等新剧热播,这场“韩流+流媒体”的化学反应仍在继续,而它的终极关卡或许是:如何让下一个《鱿鱼游戏》来得更快?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