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记者团

2024.01.17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 한국어
  • English
  • 日本語
  • 中文
  • العربية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 Pусский
  • Tiếng Việt
  • Indonesian
图为瓦屋和草家共存的河回村一景。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摄

图为瓦屋和草家共存的安东河回村一景。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摄



       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来自中国香港

       我的硕士论文研究方向是韩屋村。为能顺利完成硕士论文,我决定探访安东河回村,考察传统韩屋村。此次前往河回村才发现,我其实对韩屋村有着刻板的印象。但真正访问安东河回村后,我对韩国的传统建筑物韩屋有了新的认知。

图为安东站站名牌匾,上面用汉字写出了“安东驿”。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摄

图为安东站站名牌匾,上面用汉字写了“安东驿”。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摄



       河回村位于韩国安东市丰川面,是丰山柳氏家族600多年的集中居住村。河回村至今都保留着韩国传统房屋——韩屋村,2010年7月31日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当中。朝鲜时代的大儒学家柳云龙和柳成龙都出生于此。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访河回村后,这里更被广为流传。

       前往河回村,从首尔清凉里站出发,乘搭KTX,前往安东站。整个车程大约需要二个多小时。到达安东站之后,还需要再次转乘公车或乘搭计程车前往河回村。安东站内有资讯中心,如有疑问,可在此寻求帮助。

当笔者抵达河回村时,碰到了不少外国游客。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当笔者抵达河回村时,碰到了不少外国游客。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为了保护河回村,售票处、停车场及商家都建在了村落一公里以外的地点。而且,任何车辆都无法直接进入村内。凡是进入河回村的所有来访者,都要在指定的公交车站搭乘专用巴士或步行前往。与商业区分开,这是河回村与其他韩屋村的最大差别。

图为河回村芙蓉台,在这里举行“船游绳火游戏”。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图为河回村芙蓉台,在这里举行“船游绳火游戏”。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河回村因向南的洛东江呈‘S’形绕村后改向从东北流出,取‘河回于此’之义得来“河回村”一名。这里的地形是风水地理中的“太极形”,又被称为“莲花浮水形”,乃极佳宜居之地。

       河回别神祭假面舞已拥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它主要展现了当时权贵阶层与平民百姓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河回别神祭假面舞是韩国第69号重要无形文化财。而且,河回假面也在1964年被指定为韩国的第121号国宝。河回村以假面文化闻名,所以村中也有假面神供大家许愿。

图为河回世界假面博物馆。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图为河回世界假面博物馆。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如果对河回假面文化有兴趣,可以到村外的河回世界假面博物馆参观。这里还介绍了包括日本、俄罗斯、中国等世界各地的假面文化。为能让假面文化得以传承,安东区厅自1997年起每年举办“安东国际假面舞节”,旨在将河回假面推向世界。

参观河回村时,笔者看到了强调“河回制造”的当地产多样手制品。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参观河回村时,笔者看到了强调“河回制造”的当地产多样手制品。韩宣网名誉记者沈秋仪 摄



       大部分韩国的韩屋村内,很容以看到改造的西式咖啡厅,或将韩屋改造成商铺,展出漂亮的韩服等。但在河回村,我所看到的是最为传统的韩屋。即便在商业化的大趋势下,这里仍保持最为原始的样貌。

       在远离尘嚣的河回村,不难看到异于首尔风格的美丽韩屋。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了眼前的韩屋村景观是活生生的历史、会呼吸的古迹,而非只是单纯的观光胜地。在这里的时间,仿佛会让人有一种回到朝鲜时代的错觉。

       来到河回村,就不得不去一趟屏山书院了。屏山书院建于朝鲜王朝时期,前身为丰岳书堂,是高丽王朝後期成为士子学习的场所。朝鲜宣祖五年,大儒学者柳成龙迁居至此。从屏山到河回村,还有一条“儒教文化路”,来访者可体验诸多儒家文化留下的独特氛围。

       如果对韩国传统和韩屋感兴趣,我推荐前往河回村参观一番。在这里,大家可以感受到韩国独有的人文风情。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jane0614@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