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图片来源:iclickart(根据版权法,图片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复制)
韩宣网名誉记者
彭咏恩 来自
中国香港
今天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清明”,是有一天公众假期的清明节。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会返乡扫墓祭祖。而除了中国之外,韩国也有着过清明节的传统。虽然起源于中国,但韩国的清明节也在不断发展中增添了自己的特色。
清明节是每年公历4月4日、5日或6日,太阳运行至黄经15度时进入“清明”节气。在韩国,清明节并非政府指定的公众假期,而是民间性的传统节日。寒食节是冬至后的第105天,通常是清明节的第二天。
清明节和寒食节往往在同一天相叠,容易混淆,因此,与中国类似,韩国民间也不明确区分两者,通常按一个节日来看待。
比起清明节,在韩国更常见的用语是寒食节,现代韩国人过清明节,主要是以寒食的名义来过清明。寒食节也与春节、端午、秋夕并称为韩国传统的“四大佳节”。
朝鲜王朝纯祖时期,出现了一本对朝鲜自古以来的风俗习惯进行详细讲解的书籍,叫做《东国岁时记》。 据该书“清明”章节记载,在清明节这天人们要用柳树和榆树磨擦出新火献给国王,国王将这火种分给文武百官以及三百六十个地方县令,这叫“赐火”。县令们又会在“寒食”当天将火种继续分给老百姓。由于在等待新火的期间,人们不能生火做饭,只能吃剩饭或冷食,所以称这天为“寒食节”。
农民在这个时候要整理土地,重新开始新的农业。至于普通的百姓,他们会在寒食节前一天准备好凉拌野菜、冷面等不需要开火就能吃的食物。另外,因为寒食节是属于春天的节日,这正是艾蒿生长的时期,所以韩国人会使用当造的艾蒿制作成年糕或者糯米团来应节。
深受儒家的文化所影响的韩国人会在这天返乡与家人一起扫墓、祭拜祖先。我们扫墓时会在祖先的墓前上香和烧衣纸。但由于韩国人很担心烧这些东西会引发火灾,所以他们只会在先人的基前用鲜花和酒供奉。
有的地方也会在这天种树,他们将其称为“我的树”,在孩子结婚时,会用它做成木柜送给孩子。
还有的地方认为,这天不会有祸害之类的不祥之事发生,所以无需另择他日,当天就可以改造墓地或修理房屋等。
最后,有关于清明节的韩国谚语给大家分享一下。
“청명에는 부지깽이를 꽂아도 싹이 난다”直译为在清明就算插上烧火棍都可以发芽。意为在清明节像烧火棍一样生命力已尽的树木也能种活,所以,栽上什么都能茁壮成长。
“한식에 죽으나 청명에 죽으나”直译为寒食死还是清明死都一样。即早死一天晚死一天没太大差别。因为寒食和清明一般在一天差异之间,所以在这两天的话也没有什么区别。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更了解韩国的清明节。
*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kgh89@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