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誉记者团

2021.02.26

用其他语言查看这篇文章
  • 한국어
  • English
  • 日本語
  • 中文
  • العربية
  • Español
  • Français
  • Deutsch
  • Pусский
  • Tiếng Việt
  • Indonesian
首尔地铁4号线惠化站走廊中的摄影展。 韩宣网名誉记者 李松摄

首尔地铁4号线惠化站走廊中的摄影展。韩宣网名誉记者李松 摄


       韩宣网名誉记者李松 来自中国

       总喜欢找一个悠闲的上午,在韩国首尔地铁4号线坐上那么一小会儿,我喜欢首尔地铁4号线,不单单是因为它设施比较好,有专属的老弱病残以及孕妇专坐,而是那种韩国地铁文化已经深深沁入我心,因为那种氛围,我觉得你在别处真的很难再遇见。也许你会问我我要去往何方,事实上我并非乘坐地铁去哪里,我仅仅只是为了感受首尔地铁四号线独有的那种书香与艺术气息。

首尔地铁1号线。 韩宣网名誉记者 李松摄

首尔地铁1号线。韩宣网名誉记者李松 摄


       我觉得韩国地铁文化是一种非常值得歌颂的礼节。不管你乘坐星罗密布的韩国任何一条地铁线路,你都能在每一节地铁中找到老弱病残孕的专属座位,并且就算地铁车厢里拥挤不堪,但是如果没有老弱病残以及孕妇的话,那个座位也会在那里公然的空在那里。绝对不会有任何一个年轻人去坐在那个位置上。还有就是老弱病残孕专属座位中坐着的老人,如果看到了比自己更年长的老人的时候,也会立刻起身为其让座。

       每一次的这种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的礼让,都深深地敲击着我的内心,因为一个人,两个人的这种礼让我们可以看作是个人的修养素质高,但是全民的这种礼让,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思一下这种礼让背后的文化基础以及发自人内心深处的那种真善美呢?

       三字经中曾经说过“人之初性本善”,我们在人生开始的萌芽阶段都是善良的,只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导致有些人在自己不经意间就丢失了很多“善”,但是在韩国地铁文化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全民还都保持着一个不管是情愿还是不情愿的那个“善”,我觉得这种“善”绝非一日两日所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礼仪之邦也绝非朝夕所成。希望在韩国留学,旅行的我们,有朝一日回国时,脑海里浮现的不仅仅是韩流音乐,辛奇,以及那些旅游景点,而是这种能够修炼我们的地铁文化中的优良品质。

首尔地铁4号线惠化站中-市民所写的优秀诗文被收录到了地铁玻璃门上。 韩宣网名誉记者 李松摄

首尔地铁4号线惠化站中-市民所写的优秀诗文被收录到了地铁玻璃门上。韩宣网名誉记者李松 摄


       再来说一下地铁4号线上的故事吧。韩国首尔地铁4号线的沿线上分布着很多韩国的著名大学,例如600年传统的成均馆大学,学霸大本营首尔大学医学院,以及充满东方女性美的淑明女子大学与诚信女子大学。沿路经过这些地铁站的时候,你会发现一种奇特的景象,静悄悄的车厢就仿佛一个移动的图书馆,车厢里有很多学生举着在你看来像天书一样的书籍,勤奋的学习着,此时此刻,我真的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我的手机,看一些索然无味的新闻了。

       在每一个认真看书的学生身上,我仿佛看到了一束光,那种光我真的很难形容,它就仿佛清晨初升的太阳带给我们的余晖一样,在一瞬间照亮了我的内心,在我深深被这些学生的勤奋意志感动的同时,也再一次领悟一句话,那就是“光阴似箭,惜时如金”。这些认真看书的学生们正在悄悄的改变着大韩民国的未来。作为全球第八经济体的韩国,正因为有着这些每天孜孜不倦进取的年轻人,才可以屹立在世界之中。在那些莘莘学子们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坚毅,我看到了笃定,我看到了韩国的未来。

       *本文由韩宣网名誉记者撰写。韩宣网名誉记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与韩宣网一同分享对韩国的关注与热情。


       lvzhen@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