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因紫芒节而闻名的兰芝岛蓝天公园,在1993年前曾是巨大的垃圾填埋场。图片来源:西部公园休闲中心
韩宣网首尔4月30日电(记者李智惠)5月1日是世界各国庆祝劳动者的价值的日子,而在首尔兰芝岛,这一天也象征着一场巨大的转变——这里曾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如今已重生为生态公园。
为了迎接2002年世界杯,蓝天公园与彩霞公园对外开放,成为首尔市推进的大规模环境复原工程的象征。秋日里,银色紫芒随风起伏的蓝天公园,以及设有露营地的彩霞公园,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垃圾填埋场。
位于首尔麻浦区上岩洞的兰芝岛蓝天公园与彩霞公园,从1978年到1993年十五年间,曾是垃圾填埋场。图片来源:西部公园休闲中心
兰芝岛位于首尔市麻浦区上岩洞,西北侧与京畿道高阳市接壤,西南侧则与汉江相连。
1978年至1993年间,兰芝岛成为首尔各类垃圾的集中地。当时尚无垃圾分类概念,厨余垃圾、家电废弃物、煤渣等混杂堆填。最终,这里堆积了约9200万吨废弃物,形成了高达98米的“垃圾山”。人们甚至戏称兰芝岛为“三多岛”,因为尘土、臭气和苍蝇极为猖獗。
更严重的是有害气体问题。15年间,兰芝岛共发生了约1390次火灾,渗滤液也流入汉江,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封闭与复原的起点
1993年,首尔市正式关闭了已达极限的兰芝岛垃圾填埋场。此后,这片区域一度被荒废。直到确定承办2002年韩日世界杯,兰芝岛迎来了命运的转折。首尔市决定在附近建设世界杯体育场,并启动了将兰芝岛转型为环保公园的庞大项目。
目标是把死亡之地转化为生命之地。环境稳定化作业随即全面展开。
蓝天公园内设置的渗滤液集水井(上)和垃圾填埋气体收集设施。这些设施用于收集垃圾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和气体,并进行处理。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复苏生命的复原技术
环境稳定化工作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在垃圾堆各处安装了106个气体提取井。收集到的有害气体作为供暖与制冷的能源,通过输送管道引至世界杯体育场、上岩洞约6000户居民区及数码媒体城。曾经威胁生命的气体,成功转化为可再生能源。
在垃圾填埋场周边建起防渗墙,防止渗滤液外泄。通过集水井收集的渗滤液,经过两次净化处理后,安全排放至汉江。
最后一步是为生命扎根奠定基础。工作人员在垃圾堆上覆盖了多层土壤:首先在填埋层上覆土50厘米,并铺设防渗膜以防雨水渗透;其上依次铺设30厘米厚的排水层、植被层及表层土壤。如今,这里已形成草坪和树林交织的生态系统。
彩霞公园的景观。上图为公园内的小王子雕像,下图为设立的露营区。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兰芝岛,重新呼吸
蓝天公园与彩霞公园不仅是城市中的休闲绿地,更是象征着人类能够治愈因无节制开发与消费所带来的伤痕,并实现与自然共生的可能性。每年秋季举办的紫芒节、四季不断的生态体验项目、露营设施等,向市民传达着“复原”的意义。
兰芝岛向我们发问:“您真的与自然、与城市和解了吗?”
jihlee08@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