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著名美术史学家、明知大学客座教授俞弘濬在所著《我的文化遗产考察记》中曾写到,所知即所见。即便是众所周知的地方,亦或是平凡生活,一个人的所知所见,注定了其眼中风景的变换。
韩宣网于2022年开启韩国地域文化之旅。抛开网络上屡见不鲜的旅行攻略,我们望以另一种视线探究人文与地域。在不经意掠过的风景中慢下脚步,向读者展现鲜少被人所知却深具魅力的韩国地域美景。
从江原道高城郡巨津邑“金日成别墅”俯瞰的花津浦海边。韩宣网记者李俊英 摄
韩宣网江原道花津浦9月15日电(记者金夏燕)窗户一打开浓烈松香扑面而来,蒙蒙雾气中花津浦海边如画卷般展开。
这是在江原道高城郡巨津邑金日成别墅二层可以感受到的风景。前朝鲜主席金日成从1948年起连续两年夏天,携夫人金正淑、儿子金正日等来此居住,所以被称为“金日成别墅”。今天被称为“花津浦之城”。
花津浦还保留着首任韩国总统“李承晚别墅”、前任国会议长“李起鹏别墅”。
韩宣网采访组在韩国战争72周年前两天的6月23日,北上探访与停战线相邻的江原道高城郡巨津邑花津浦。
韩宣网记者Anais Faure 摄
位于江原道最北端的高城郡拥有韩国战争、韩朝分裂等韩国现代史的累累伤痕。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苏联以北纬38度线为界,将韩半岛分为韩朝两部分。1953年根据停战协定划定的停战线贯通了高城郡,由此停战线南侧成为韩国领土,北侧则成为朝鲜领土。这就是金日成别墅在韩国领土上的原因。
与东海相连的花津浦环湖周长为16公里,是国内最大的潟湖。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松树林环绕着湖面,与大海、青山、沙滩相映成趣。
抵达花津浦公用停车场后,沿着海边左侧山脚的石阶往上走,就能看到金日成别墅。二层建筑约258平方米,是德国流亡建筑师韦伯为传教士舍伍德·霍尔夫妇建立的礼拜堂,于光复后的1938年竣工。
图为通往金日成别墅的石梯。1948年8月,当时年仅6岁的金正日(朝鲜主席金日成的儿子、朝鲜国防委员长金正恩的父亲)与苏联军队政治司令官尼古拉·列别捷夫少将的儿子在别墅入口处肩并肩合影。韩宣网记者李俊英 摄
通往别墅的石梯壁面上展示着当时年仅6岁的金正日与苏联军队政治司令官尼古拉·列别捷夫少将的儿子肩并肩的合影照。
目前用作安保展示馆的金日成别墅里陈列着金日成和有关韩国战争的照片和史料。二层展示着金日成夫妇的卧室和衣服。在卧室旁边的阳台上可看见花津浦海水浴场的绝境。
金日成别墅二层展示的朝鲜衣服复刻了当时金日成夫妇的服装。韩宣网记者李俊英 摄
走上天台,就能一眼看到花津浦全境。在这里可以看到韩半岛第一名山金刚山,更近的地方还有李起鹏别墅。
从金日成别墅步行10分钟就有首任韩国总统李承晚的别墅。单层建筑的李承晚别墅比金日成别墅朴素得多。
据说,1910年李承晚从美国留学回来后,为了见传教士首次访问花津浦,结果被这里的魅力所吸引。韩国战争之后的1954年,韩国国军重新找回了花津浦,李承晚时隔44年再次来到这里。此后,李承晚直到1960年从总统职位退下来前往美国夏威夷为止,在花津浦度过了在祖国的最后时光。可以推测出花津浦对他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场所。
韩宣网记者Anais Faure 摄
1999年7月复原的李承晚别墅内部满是李承晚和其夫人弗朗切丝女士生活的痕迹。如今展示的物品都是其遗属捐赠的,是李承晚夫妇实际使用过的遗物。
别墅内部大致分成书房、卧室和客厅。书房里有李承晚曾用过的书桌,墙上挂着获赠的作品。卧室里有旧床、旅行包和夫妻的照片。客厅里展示的钓鱼竿和李承晚享受钓鱼的照片展现出他普通人的一面。
图为前韩国总统李承晚1953年在别墅前海钓鱼。韩宣网记者李俊英 摄
走出别墅,沿着后面的台阶走上去,就能看到2007年开馆的李承晚总统花津浦纪念馆,建筑面积约为205平方米。
在纪念馆可以窥见他人生真实面貌,这里展出了他在美国生活、海外独立运动、临时政府和外交活动、总统在任期间等人生各阶段留下的信件、文字、衣服等多种遗物。
在李承晚总统花津浦纪念馆展示的总统平时穿过的服饰。韩宣网记者李俊英 摄
李承晚别墅和金日成别墅之间的湖边有一座面积约66平方米的李起鹏别墅。这里从1920年开始被用作外国传教士的休养所,解放后便成为朝鲜干部的休养所。宣布韩国战争停战后,李起鹏夫妇曾在此休养。此后被长期封闭,1999年作为历史安保展示馆开馆。在这里可看见李起鹏夫妇曾使用的水壶、烛台等物品。
花津浦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见证韩朝分裂现实,同时还拥有韩朝领导人生活痕迹的地方。欲知此地为何备受韩朝领导人青睐,不妨前来一观。
hayeounk8@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