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25.05.14

4月30日,在国立国乐院的“茶谈”舞台上,正乐团演奏了通过AI技术复原的世宗创作音乐《致和平》和《醉豊亨》。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4月30日,在国立国乐院的“茶谈”舞台上,正乐团演奏了通过AI技术复原的世宗创作音乐《致和平》和《醉豊亨》。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韩宣网首尔5月14日电(实习记者朴采吝)5月15日是世宗大王的诞辰日,他留下的音乐遗产借助人工智能(AI)的力量,在舞台上得以重现。

      4月30日,早午餐音乐会“茶谈”在首尔瑞草区国立国乐院举行。当天,正乐团演奏了世宗大王创作的《致和平》和《醉豊亨》。

      据传这两首乐曲创作于1445年,除乐谱外并无传承,因而长期被人们遗忘。

      赋予这段音乐新生的是AI。国立国乐院自2023年起启动复原工程,通过让AI学习世宗时期的宫廷音乐《与民乐》结构,以及朝鲜前期宫廷音乐的样式,结合进化算法与深度学习技术,推测旋律并重构曲式。最终于去年5月在景福宫修政殿首次公开演出,本次为主题再演出。

      此次演出由六位正乐团团员呈现,肃穆的氛围、克制的表情、端正的姿态,令人仿佛回到15世纪的宫廷,所奏旋律精密如机械。

受邀担任讲者的庆熙大学教授金相均与主持人黄修景在舞台上致辞。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受邀担任演讲者的庆熙大学教授金相均与主持人黄修景在舞台上致辞。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科技与传统之间的艺术

      本次音乐会不仅仅是演出,同时还举办了探讨人类与类人机器人、情感与技术之间关系的讲座。庆熙大学教授金相均在讲座中表示,艺术曾被认为是人类性的最后领域,如今这一领域也正被科技触及。类人机器人已进入艺术领域,那么传统将如何传承?

      正如他所言,在创造未来、复原过去的AI时代,国乐正在成为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探索科技与人类边界的新领域。

国立国乐院民俗乐团正在进行时调合奏。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国立国乐院民俗乐团正在进行时调合奏。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即兴与生动的节奏,国乐的另一面貌

      此外,民俗乐团的登场使整场演出更加多彩。与宫廷音乐不同,时调与四物游戏展现了国乐自由与即兴的另一面貌。

      时调合奏以即兴与感性为核心。玄琴、笛子、牙筝、大笒各自以不同的节奏独立进行,但又在某一瞬间自然融合为一。这正是“无谱音乐”的魅力。

      四物游戏则极大展现了打击乐的生命力。锣、铙、杖鼓、鼓节奏紧凑,交替构建紧张与松弛的韵律,速度感与呼喊声让观众不由自主地随节奏摆动。

      宫廷的精致旋律与民俗的即兴演奏同台交织,展现了国乐的过去与现在。

国立国乐院“茶谈”早午餐音乐会演出前,观众享用的茶点。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国立国乐院“茶谈”早午餐音乐会演出前,观众享用的茶点。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AI时代,艺术将走向何方?

      AI复原的世宗大王宫廷音乐,并非单纯的历史重现,而是通过技术填补“传承空白”的尝试。这一努力,也让即将到来的世宗大王诞辰更具意义。在人类情感与机器逻辑之间,艺术将如何生存?答案的线索,或许就在这场国乐演出中。

“茶谈”是提供茶点的早午餐音乐会,每月最后一个星期三上午11点在国立国乐院举行。门票可通过官网(www.gugak.go.kr)或拨打电话(02-580-3300)预约。票价为A席3万韩元,B席2万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