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在首尔龙山区国立中央博物馆特别展览室2,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法国雅克希拉克-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特别展《Mana Moana——神圣海洋的艺术:大洋洲》举行记者招待会。图为此次特别展上展出的独木舟船头雕像“nguzunguzu”(中)等文物。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韩宣网首尔5月9日电(记者徐爱英 Charles Audouin)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无数岛屿像星星一样散落的太平洋。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人们航行、寻找岛屿、打造自己的家园。由大海和岛屿组成的这片地方盛开着大洋洲文化。
4月29日,在首尔龙山区国立中央博物馆特别展览室2,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法国雅克希拉克-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特别展《Mana Moana——神圣海洋的艺术:大洋洲》举行记者招待会。这是介绍太平洋艺术和哲学的大洋洲文化展览首次在韩国举行。
“Mana Moana”象征性地表现了此次展览的策划意图。波利尼西亚语中的“Mana”指所有存在中所蕴含的神圣力量,而“Moana”指没有边界的巨大海洋。此次展览中,展出了皮划艇、雕塑、乐器、饰品等18~20世纪文物,以及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共179件。
在特别展《Mana Moana——神圣海洋的艺术:大洋洲》中展出的大洋洲护身符文物“marupai”。这些护身符用很小的椰子精雕细刻后,涂上石灰制作而成。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大洋洲,海洋所孕育的文化艺术
展览从大洋洲人的航海和定居过程开始,并向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地区的故事展开。数千年来发展的精密航海术,以及皮划艇制作技术等包含太平洋海洋文化的文物生动且有趣。
独木舟船头雕像“dogai”、装饰独木舟尾部的雕像“taurapa”等展现了大洋洲人的航海和世界观。玉石制成的项链“hei tiki”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对毛利人来说,象征着血统和生命力。通常女性会在怀孕和分娩时,而男性会在参加战争时随身携带。
图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法国雅克希拉克-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特别展《Mana Moana——神圣海洋的艺术:大洋洲》中,展出的文物独木舟船头雕像“dogai”(左),以及玉石制成的项链“hei tiki”。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大洋洲艺术的精髓在首饰和工艺。鲸鱼牙齿、椰子纤维、贝壳等多种自然材料相得益彰,更吸引了人们的视线。
此次展览中还可以看到延续至今的大洋洲艺术作品。澳洲土著艺术家艾米丽·卡姆·肯沃瑞(1910-1996)的丙烯酸画布作品《无题》包含了女性在举行传统仪式之时,祈愿连接土地和祖先,所绘制在身上的传统纹样。
图为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和法国雅克希拉克-凯布朗利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特别展《Mana Moana——神圣海洋的艺术:大洋洲》中,展出的树皮布“Tapa”。韩宣网记者李廷佑 摄
大洋洲,向今天传达的信息
虽然大洋洲艺术的意义丰富且多样,但从反省自然和人类关系这一点来看,在今天显得尤为重要。视大海为神圣的存在、将所有生命视为伙伴的传统世界观,在因环境变化而面临多重危机的今天,更唤醒了人类可持续生活的智慧。
以艺术形式展现神话和祖先的方式,则强调了全球化时代文化多元性和恢复认同感的重要性。提醒今天的我们,扎根于自己文化的同时,也应尊重其他文化并对此持开放态度。
此次特别展将持续到9月14日。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