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的第1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最终决定将“韩国假面舞”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凤山假面舞。图片来源:文化财厅
韩宣网12月1日电(记者柳延敬)“韩国假面舞”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11月30日,在摩洛哥拉巴特举行的第1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上,最终决定将“韩国假面舞”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正式名称为“韩国假面舞”(Talchum,Mask Dance Drama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委员会评价称,“韩国假面舞”强调的普遍平等价值,以及对社会身份制的批判,至今仍是极具意义的主题,对各地区的文化认同具有象征性的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会议上所提交的46份申遗书中,“韩国假面舞”被评为明确记述非物质遗产社会功能与文化意义的模范事例。
“韩国假面舞”是集舞蹈、歌曲、话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过程中与观众需要进行积极的欢呼和互动,或批评讽刺社会的不公、或妙用夸张的角色性格给观众带去笑声,是相互尊重的共同体文化遗产。韩国假面舞不需要正式舞台,只要有空地就可以演出,演员和观众生动的互动与沟通是其艺术特点。
韩国文化财厅表示,韩国自1960年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以来,“韩国假面舞”被指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被韩国国民视为非物质遗产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艺术遗产,所以此次入人类非遗名录其意义更加巨大。
目前韩国共拥有22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自2001年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入人类非遗开始,拥有盘索里、江陵端午祭、强羌水越来、男寺党戏、阿里郎、济州海女文化、传统摔跤等21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韩国总统尹锡悦于30日向全国18个假面舞保存会发送贺电称,这是在艰苦条件下,传承者不忘初心,秉承假面舞传统,用汗水和献身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希望通过此次入遗,能成为世界人民共同分享大韩民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契机,也期待这一成果能成为进一步提高韩国文化地位与格调的良机。
dusrud21@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