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国立中央博物馆举行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国立博物馆数字化革新课题与展望论坛》上,出席讨论的专家们正在就博物馆的数字化为主题进行讨论。图片来源:国立中央博物馆
韩宣网首尔7月3日电(记者徐爱英)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可享受文物的博物馆数字化课题正在引起各方关注。
6月19日,《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国立博物馆数字化革新课题与展望论坛》在首尔龙山区国立中央博物馆举行。
当天出席论坛的专家们就“人工智能技术考察与博物馆服务”,“朝鲜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与展望”,“网上数字博物馆:谷歌艺术博物馆”等实例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技术引进和服务革新进行了讨论。
韩国湖西大学教授李宗遠表示,通过机器人讲解员、为个人量身定做的手机软件、虚拟现实(VR)文化体验馆等技术的结合,每年可将300万名国立中央博物馆的访客加上300万名网上访客增至600万名。
文物数字复原家朴鎭浩表示,朝鲜在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等技术领域具有优势,这是可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相联系的领域。另外,还提议通过朝鲜遗址的实地考察、韩朝文化遗产数字整合研究及展览等阶段性交流来促进朝鲜文化遗产数码体验馆和韩朝共同研究。
谷歌艺术博物馆项目经理崔瑞娫发表了通过谷歌的网上艺术作品展览平台与韩国文化机关的合作项目“韩国文化遗产(Korean Heritage)”事例。特别是通过谷歌的艺术摄影可将朝鲜王室装饰画、地图、天文图等130余件文物通过超高清看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节。还可通过360度虚拟现实影像体验朝鲜王室的再现现场。
6月29日,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裴基东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国立博物馆数字化革新课题与展望论坛》上正在致欢迎词。韩宣网记者金淳株 摄
当天论坛上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裴基东通过欢迎词表示,不论是病患、不能来博物馆的人、还是在海外的人,不受环境的限制可扩大博物馆价值的方法为博物馆的数字化。如果这样的文化大数据积累起来,也可以充分地利用于文化产业之中。
xuaiy@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