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2016.04.11

“韩国精神文化中心——安东”
来到安东游玩的人们最先看到的就是东仁门与西义门,而这句话就悬于门匾下方。事实上,在安东可以看到大量朝鲜王朝时代(1392~1910)韩国精神文化中心——儒家的相关古迹。

说到安东的儒家古迹,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就是书院。书院是朝鲜王朝中期后设立的私人教育机构,在这里儒生们研究学问,并为儒家圣贤进行祭祀。安东的代表书院是,陶山书院、屏山书院。

안동시 도산면의 도산서원은 조선의 대표적인 유학자 퇴계 이황을 기리기 위해 선조의 명으로1574년 세워졌다.

陶山书院位于安东市陶山面,是为纪念朝鲜王朝代表儒学家退溪李滉而建,书院受宣祖大王之命于1574年建成。



陶山书院是为纪念朝鲜王朝儒学代表人物退溪李滉(1502~1571)于1574年建成,其前身是1561年李滉归乡后教授弟子的“陶山书堂”。退溪李滉强调儒学主流学派性理学的根本精神“为己之学(为提升自己内在的休养水平而学习)”与“学而时习(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朝鲜王朝实录》中对退溪李滉的人品与学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写道:“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明宗大王21年2月15日)”。

在书院处处可以看到追求学问休养与实践人生的李滉之志,简朴的建筑反映着书生们学习时应具备的态度。李滉又将书院正门右侧的井以“水愈深愈甜,学问愈深愈有滋味”之意,命名为“列井”,书院的小泉名为“蒙泉”,意为“引导蒙昧弟子走向正道”,他将院内所有都赋予了学问休养的教诲。李滉希望弟子们努力学习,亲自将宿舍“泷云精舍”设计成“工”字型。同时,还留下了数篇赞美书院周围山川的自然美与自我修养的诗。



도산서원의 기숙사 농운정사의 동편 마루 시습제(時習齋)는 학생들이 공부하던 공간이다.

陶山书院宿舍泷云精舍东侧的时习斋是供弟子学习的空间。



河回村屏山书院是纪念安东代表人物西厓柳成龙(1542~1607)的书院。原位于丰山邑丰山柳氏教育机构丰山书堂,后移建至屏山。柳成龙去世后,弟子为供奉其牌位,建立了尊德祠,1863年哲宗大王赐名“屏山”后升格成为国家赐额书院。

西厓柳成龙21岁时师从李滉并踏入仕途,任几大要职后壬辰倭乱时任领议政一职。他是一名追求退溪李滉的信念“学问教诲”的学者兼行政家,留给后世的“忠孝外无他”的遗训强调了忠、孝、礼、义等儒家最根本的教诲。众多著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惩毖录》,此书对朝鲜的过失进行了反省,回顾壬辰倭乱(1592~1598)并记录了战乱,为朝鲜的未来揭示了一条道路。



서애 류성룡의 위패가 봉안된 병산서원.

供奉着西厓柳成龙牌位的屏山书院。



屏山书院的建筑结构忠于书院的结构,尤其是弟子们的宿舍东斋与西斋不对称的窗户很有特点,这个设计是为了使窗户能够最大程度地照进朝阳与晚霞。

屏山书院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与周围自然景观完美和谐建筑之美。进入书院坐在讲堂就能看到足以容纳200多人的楼阁——晚对楼。站在楼阁上望去,能看到悬崖峭壁如同屏风般怀抱着洛东江的绝景。


Byeongsan_seowon_mandaeru_3.jpg

병산서원의 만대루는 산과 강이 만드는 멋진 자연풍광과 조화를 이룬다. 만대루 주변 경관(위)과 만대루의 내부 모습

屏山书院的晚对楼与山川美景相映成辉。图为晚对楼周围景观(上)与晚对楼内部。



河回村忠孝堂也很好地体现了柳成龙之志,其名源自柳成龙所强调的“忠于国家,孝顺父母”。柳成龙归田后在丰山一个小草屋度过余生直至去世。柳成龙去世后,子孙与弟子为追慕其学德建立了忠孝堂。

충효당은 류성룡의 학덕을 추모하기 위해 그의 자손과 제자들이 지었다.

忠孝堂是为追慕柳成龙的学德,由其子孙与弟子而建。


충과 효를 강조한 류성룡의 유훈을 받든 충효당의 현판.

传承柳成龙所强调的忠与孝的忠孝堂匾额。



此外,与儒家文化有关的古迹还有卧龙面乌川遗址“君子村”。朝鲜王朝初期,光山金氏聋叟金孝卢(1454~1534)与他的子孙生活在安东礼安的集姓村(同姓同族之人一起生活的村子),这正是君子村的前身。退溪李滉对金孝卢的学问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其墓志铭中写道“不为科举羁绊,为人清高正直,不受他人赐教,只身潜修学问,以真诚和恭敬之心秉承祭祀,以孝敬父母和关爱兄弟教诲子孙,行为端正,举止不凡。”金孝卢的两个儿子金缘与金绶乃中宗大王(1488~1544)时的名臣,光山金氏子孙繁盛,在壬辰倭乱时起义兵,用行动实践了儒家教诲。大家都说他们的这个村子住着“五君子”,因此被称为“君子里”。

안동시 와룡면의 오천유적지는 농수 김효로를 비롯, 광산김씨 주요 인물들의 집성촌을 모태로 한다.

安东市卧龙面乌川遗址的前身是聋叟金孝卢等光山金氏主要人物生活过的集姓村。



乌川遗址内建筑物的匾额与内部的诗板相当值得一看。其中著名的是《濯清亭》与《后雕堂》的匾额。濯清亭是金绥取自己的号于中宗大王36年(1514)建成的金氏宗宅里的一个亭子。濯清亭匾额由朝鲜王朝著名书法家石峰韩濩(1543~1605)所题。亭子内部挂着退溪李滉等著名学者的诗板。后雕堂是取宣祖大王时期的文臣金富弼(1516~1577)的号而建,此处的匾额由退溪李滉亲自题写。

退溪李滉的真宝李氏、柳成龙的丰山柳氏、乌川遗址的光山金氏、安东金氏、安东权氏等朝鲜王朝时期的名门望族宗宅大都集中在安东。各宗家都有着自己的藏版阁等木板保管处,他们留下的诗集等共计6万5千多个木板,其中大部分都在讲述儒家思想。这一木板记录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之中,可在韩国国学振兴院一览。



尹绍祯 Korea.net
照片:魏宅焕 Korea.net
翻译:金天香
arete@korea.kr

Gunjamaeul_takcheongjeong.jpg

오천유적지의 광산김씨 집성촌에 있는 탁청정(위)과 후조당의 현판은 각각 석봉 한호와 퇴게 이황이 직접 썼다.

乌川遗址光山金氏集姓村的濯清亭、后雕堂匾额分别由石峰韩濩、退溪李滉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