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作为连接亚洲和欧洲的丝绸之路的中心据点,是一座享受了长期繁荣的绿洲都市。该地区曾经是古索格代亚纳王国的首都,是东西方商人进行活跃的贸易往来的地方,也是东西方文化碰撞并开出灿烂文明之花的地方。
1965年,在撒马尔罕的阿夫拉西耶布山的旧宫殿所在地发现了壁画。据推测,该壁画是在公元655年前后,格代亚纳王国的巴勒呼满王在位时制作而成。因为在这个壁画上出现了来访该王国的诸多国家的外交使臣,引发了全球的关注。其中西侧的壁画上的两名使臣被推测为高句丽人,这为古代韩国的对外关系史带来了震荡。
之前,认为存在于韩半岛的国家的对外关系仅限于中国和日本等东亚国家的观点非常有力。而韩国与距离韩半岛5千公里的中亚国家有往来是无法想象的。这幅壁画的发现可以说将成为重拟古代韩半岛对外关系史的契机。
头戴鸟羽冠,佩戴环头大刀是古代韩国人的典型特征。东北亚历史财团理事长金鹤准称,历史学界认为,这是高句丽实权者渊盖苏文为了牵制与高句丽属敌对关系的唐朝而向索格代亚纳王国派遣使臣。
近期,东北亚历史财团和乌兹别克斯坦国立撒马尔罕博物馆合作重现了该壁画。这幅壁画于12月23日起在国立中央博物馆3层的中亚展馆展出。
历史学者认为在阿夫拉西耶西侧壁画的右边出现的头戴鸟羽冠、佩戴环头大刀的两名使臣是高句丽人。经复原的壁画现正在国立中央博物馆中展出。
阿夫拉西耶壁画在1965年被发现之后因长期风化被损毁。得知这一消息的东北亚历史财团在2013年与撒马尔罕博物馆签订协议,共同进行壁画的复原和保护工作。
国立撒马尔罕博物馆馆长萨玛里丁•穆斯塔夫科洛夫称阿夫拉西耶壁画是告诉我们韩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关系何时开始又如何维护的历史资料。
国立撒马尔罕博物馆的馆长萨玛里丁•穆斯塔夫科洛夫称,阿夫拉西耶宫殿的壁画记录了当时唐朝和日本的商人经过丝绸之路将物品运送到罗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在韩国的积极援助下制作了壁画摹本,并对壁画进行了数字还原。
在壁画复原中使用了数字实体显微镜、红外线分析仪和紫外线分析仪等尖端装备。对壁画原本进行与实物同等大小的高清晰拍摄,对损毁严重看不清楚的地方用显微镜和激光进行确认。肉眼看不到的部分利用利用数字显微镜进行分析,并制作成非常接近原本的摹本。摹本共制作成2份,分别由东北亚历史财团和阿夫拉西耶博物馆收藏。
12月22日,东北亚历史财团总裁金鹤准(左)在阿夫拉西耶宫殿壁画展览相关的媒体见面会上对复原过程进行说明。
金鹤准称通过这次展览仿佛看到了古代民族史的一个部分,这让人非常感慨。这将成为一个契机,为综合了解民族的起源、根基和移动途径等提供基础证据。
阿夫拉西耶遗址和宫殿壁画的数字复原视频将制作成5种语言(韩国语、乌兹别克斯坦语、俄语、英语、法语)并将在明年2月在阿夫拉西耶博物馆播出。
KOREA.NET记者魏宅焕 李承娥
whan23@korea.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