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韩民族凭借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半岛的地理特 性使得韩国同时受陆地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影响,顺应自 然,形成了独创性和普遍性兼备的传统文化。

<B>Gyeongju Historic Areas.</b> Gyeongju was the capital of Silla for about one millennium. The city still contains a wealth of archaeological remains from the Kingdom, and hence is often dubbed as “a museum without walls or roof.” The photo shows a scene of the Silla mound tombs located in the city.

庆州历史遗迹地区(图片说明)

庆州是新罗时代的千年都城,在庆州,价值极高的的历史遗址随处可见,堪称 “露天博物馆”。 图为新罗古墓群遗址。


从音乐、美术、文学以及舞蹈等构成韩国文化的主要 艺术,到建筑、服装、饮食等各种衣食住生活方式,都显 示出传统和现代相互交融、丰富多彩的特色。


如今,韩国的文化艺术在全球备受关注。在古典音乐领域,年轻 的音乐家囊括国际音乐比赛等多个奖项;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版 本后,备受当地读者的欢迎; 韩国画家的单色画最近也迅速成为 全球瞩目的美术作品。

K-Pop不仅席卷日本、中国、东南亚,还风靡美国、南美乃至欧洲,尤其是鸟叔(朴载相)的《江南Style》更是让全世界为之疯狂。 2018年5月,偶像组合防弹少年团的专辑《LOVE YOURSELF 转 ‘Tear’》登上了美国Billboard专辑排行榜“Billboard 200”第一 位,在主单曲排行榜“Hot 100”中排名第10位,创造了新的历史。


这一现象的基础就是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韩国祖先发挥坚强不屈 的民族精神和贯彻匠人精神所创造出的精美、富有艺术性的传统文化。


韩半岛三国时代的古墓壁画和文物中可感受到的独创艺术性,经过 统一新罗、高丽、朝鲜时代,变得更加丰富、更加完整,而这种艺术性也 延续到了现在,在当今的韩国艺术家和全体国民的血脉中绵延流传。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韩国很多历史文化艺术遗产被收录到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名录。截至2019年,入选世界遗产、世界记忆 遗产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录的共有49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


昌德宫

昌德宫位于首尔市钟路区卧龙洞,是朝鲜时代(1392-1910)代表 性宫殿。原本作为王的别宫于1405年建成,但由于1592年作为正 宫的景福宫因日本侵略被火焚毁,朝鲜王朝的国王便将昌德宫作 为正宫使用,直至1867年景福宫重建。1997年,昌德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B>Injeongjeon Hall in Changdeokgung Palace.</b> The Palace Hall was used for important state events such as the Coronation of Kings, royal audiences, and formal reception of foreign envoys.

昌德宫 仁政殿(图片说明)

举行国王登基大典、接受大臣朝贺、接见外国使臣等国家重要仪式的场所。


昌德宫虽然是在朝鲜时代修建的,但它传承了高丽时代宫殿 的特点,依自然地势在山脚下建造。大部分王宫为体现帝王的尊 严、权威,选择用人工的方式使宫殿显得高大雄伟,而昌德宫却截 然不同,它更着重于充分体现与自然的和谐,依北岳山山脉-- 鹰峰山脚地形,按照功能巧妙地对宫殿进行了布局。


包括宫殿正门——敦化门在内,仁政殿、宣政殿等建筑都保存 完整,还可以欣赏到韩国传统庭院之精髓——秘苑,位于宫内的乐善斋则散发着古朴、幽静的韩屋之美。



宗庙

宗庙位于首尔钟路区薰井洞,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国王、王妃以及 被追尊的国王、王妃等共83位神主(逝者灵魂的依托之物)的祠堂。 朝鲜王朝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根本,重视祖先灵魂的安息之处,通过 宗庙可以了解到在朝鲜时代,国家以实际行动来践行儒家理念。



<B>Jongmyo Shrine.</b> The central Confucian shrine of Joseon housing the spirit tablets of Joseon Kings and their Consorts.

宗庙(图片说明)

是供奉朝鲜王朝历代国王和王妃之神主的儒教祠堂。


宗庙整体呈对称结构,也体现出仪礼场所的阶级等级:供奉神 主的正殿和永宁殿的台基、屋檐、屋顶的高度以及房柱的粗细都 根据其等级而不同。作为仪礼场所,宗庙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的 建筑风貌和重要的历史价值,自16世纪以来,一直保持着完整的 原貌。在宗庙还定期举行祭祀仪式——宗庙祭礼。



水原华城

水原华城位于京畿道水原市长安区,于1796年朝鲜王朝正祖时期 建造,是全长达5.7公里的城廓。正祖将父亲——思悼世子的陵墓 从京畿道杨州迁移至华城并下令修筑城郭。


华城城郭设施的功能合理、结构实用,与一般的城郭不同,兼 有军事防御和商业功能,其文化遗产价值获得了高度评价。


该城郭使用朝鲜时代实学大师丁若镛根据滑轮原理发明的起 重机(使用动滑轮,用于在低处堆积石头)和辘轳(使用定滑轮,用 于将石头从低处搬到高处)等科学工具修建而成。



石窟庵及佛国寺


石窟庵坐落于庆尚北道庆州市吐含山上,于774年竣工完成,是统一 新罗时代石窟寺院的标志。石窟庵以精湛的雕刻技术建造而成,使 东海升起的旭日光芒能够投向石窟庵深处,照耀在佛像的额头上。

佛国寺与石窟庵建于同一时期,寺院总体布局合理,结构优 美,在大雄殿前庭院并排矗立的两座宝塔——多宝塔和释迦塔, 尤为引人注目。两座塔都表现了新罗风格,但造型各有不同,释迦 塔简单朴素,多宝塔则精致华丽。



FAK_unesco_4.jpg
<B>1. Hwaseong Fortress in Suwon</b> This 18th century fortification was built on the basis of the most advanced knowledge and techniques known to both East and West at that time. <B>2. Bulguksa Temple</b> This Silla temple established in the 6th century is architecturally known for being one of the finest examples of Buddhist doctrine anywhere in the world. <B>3. Seokguram Grotto</b> The principal Buddha seated on a lofty lotus pedestal at the center of the grotto.

佛国寺(图片说明)

体现佛教教理的寺庙建筑典范。 图为佛国寺的青云桥和白云桥。

石窟庵(图片说明)

图为石窟里坐在高大莲花底座上的本尊佛及其侧面



多宝塔用花岗石精雕细刻,堆砌而成,造型十分奇特,珍贵罕见。韩国的10元硬币上就印有多宝塔图案,而省略了华丽装饰的 释迦塔,以完美和谐的比例构造被视为韩国佛教石塔之鼻祖,之 后,此类石塔层出不穷。


通往佛国寺大雄殿的青云桥和白云桥不仅造型精美,还带有 “要前往极乐净土,需经云过水”的宗教含义。


朝鲜王陵

朝鲜时代王陵有东九陵、西五陵、西三陵以及洪裕陵等,分布于离 首尔较近的京畿道九里市、高阳市、南杨州市等地。朝鲜时代的国 王和王妃的陵寝共有44座,其中40座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 世界文化遗产。



<B>1. Donggureung</b> A complex of Royal Tombs built for nine Joseon Kings and their seventeen Queens and Concubines. <B>2. Yeongneung</b> The tomb of King Sejong and his consort Queen Soheon. <B>3. Mongneung</b> The tomb of King Seonjo and his consort Queen Inmok.

东九陵(图片说明)

一共有9个陵,安葬朝鲜王朝的7位国王、10位王妃及后妃。

英陵(图片说明)

世宗和其王妃昭宪王后之陵墓。

穆陵(图片说明)

宣祖、懿仁王后及仁穆王后之陵墓。



王陵浓缩了儒家思想、风水理念等当时的价值观,作为重要的 墓葬遗址,其文化遗产价值受到高度评价。值得瞩目的是,这些王 陵都保存完好,没有受到损坏。


海印寺藏经板殿

高丽大藏经的经板藏于海印寺历史最悠久的建筑物——藏经板 殿。藏经板殿建于1488年,采用了精湛的科学技术和独特的方式, 增强室内通风与防湿效果,以防木材经板腐蚀。


收藏着大藏经板的藏经板殿,建在海印寺海拔高度最高的700 米处。建筑四面相对围建,呈长方形,通风效果极好。因伽倻山的 地理特性,从溪谷吹来的风可以起到自然通风的效果。建筑墙面 上下和前后墙的格子窗大小不同,可使空气进入室内后上下循环 再排出室外。格子窗使空气形成对流,让室内能够保持适当的温 度,展现出了优秀的科学建筑技术。修建地板时,深挖地面后增填 了木炭、黏土、沙子、盐和石灰等材料,可发挥雨多时吸湿、干旱时 加湿的作用。



FAK_unesco_77.jpg
武石人, 守护王陵的石人(框新闻)


朝鲜王陵用屏风石来保护坟墓,周围设有栏杆石,前面 设有分别象征着温驯和凶猛的石羊和石虎。王陵正面则 设有可供灵魂出来活动的长方形石台,其左右两侧分别 耸立着高大的八角形石柱,在远处也清晰可见。 在动物石像前面设有供明火的石灯。东西北三面围有石 墙。石灯左右两侧,有一对或两对文官石像相对而立,后 面放置有石马。在文官石像的下阶也设置有武官(军人) 石像和石马。



南汉山城

南汉山城是在672年统一新罗文武王建造的昼长城旧址基础上, 由朝鲜王朝仁祖于1626年扩建而成。



 <B>Namhansanseong Fortress.</b> A mountain fortress that served as a temporary capital during the Joseon Dynasty, showing how the techniques for building a fortress developed during the 7th-19th centuries.

南汉山城(图片说明)

展示从统一新罗到朝鲜时代各阶段筑城术发展面貌的山城。



南汉山城坐落于首尔中心东南方向25公里处,地势险峻,平均 海拔480米以上,防御能力极强,长约12.3公里。山上形成了城市, 根据朝鲜时代的记录,当时南汉山城大约有4,000名居民,在紧急 情况下,作为王室和军事指挥部的临时首都。为了使南汉山城更具 备都城的性质,1711年肃宗大规模修建了行宫、宗庙以及社稷坛。

南汉山城坐落于首尔中心东南方向25公里处,地势险峻,平均 海拔480米以上,防御能力极强,长约12.3公里。山上形成了城市, 根据朝鲜时代的记录,当时南汉山城大约有4,000名居民,在紧急 情况下,作为王室和军事指挥部的临时首都。为了使南汉山城更具 备都城的性质,1711年肃宗大规模修建了行宫、宗庙以及社稷坛。


南汉山城是在16~18世纪国际战争持续不断的时期,因东亚各 国——韩国(朝鲜王朝)、日本(安土桃山时代)、中国(明清) 之间广 泛进行交流而形成的。


当时随着从西方引进火炮,武器系统出现巨大变化,这给南汉 山城的城郭修筑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通过南汉山城可以了解到 自7世纪至19世纪不同时代筑城技术的演变历程。



百济历史遗址区

百济是公元前18年至公元660年,存续了700余年的韩半岛古代 国家之一。百济历史遗址区由公州市、扶余郡、益山市等3个市郡 的8处文化遗产组成。具体收录地区包括忠南公州市的公山城、宋 山里古墓群等2处;忠南扶余郡的官北里遗址和扶苏山城、陵山里 古墓群、定林寺址、扶余罗城等4处;以及全罗北道益山市的王宫 里遗址和弥勒寺址等2处。

百济历史遗址区是展现了5~7世纪韩国、中国、日本等古代东 亚王国之间的交流及作为其结果出现的建筑技术之发展及佛教 之传播的考古学遗迹。此外,百济历史遗址区通过首都的选址、佛教寺院和古墓群、建筑物、石塔展现了韩国的古代王国——百济 的文化、宗教、艺术美。百济历史遗址区很好地展示了韩国、中国 和日本等东亚三国古代王国之间的相互交流,见证了百济的历史 和文化。



<B>Gongsanseong Fortress.</b> The fortress, which was built along the mountain ridge and valley near Geumgang River, was initially called Ungjinseong but later renamed Gongsanseong after the Goryeo period.

公山城

山城环绕着锦江边野山的山脊和溪谷,在百济当时被称为熊津城,在高丽时代以后被称为公山城



<B>1. Royal Tombs in Songsan-ri.</b> The Songsan-ri tombs contain the graves of kings and royal families during the Ungjin period (475–538), seven of which have been restored including the Tomb of King Muryeong.

宋山里古墓群

熊津时代(475~538)百济王和王族的坟墓,现在包括武宁王陵在内,共复原了1~6号墓在内的7座。



<B> 2. Jeongnimsa Temple Site. </b> The temple site during the Baekje period is located in Dongnam-ri, Buyeo-eup, in which a five-story stone pagoda and a stone seated Buddha remain.

定林寺址

位于扶余邑东南里的百济时代寺址。里面还剩下5层石塔和石造如来坐像。



FAK_unesco_9.jpg

《训民正音解例本》“用字例”(图片说明)

按照初声、中声、终声列举了94个韩文词。

世界记忆遗产



训民正音

韩文是具有独创性的文字,结构非常简单,很容易掌握使用方法。 与其他国家的文字不同,它是模仿发声器官的形状创造而成的,被誉为世界上最科学的文字。世宗大王于1446年颁布了韩文,最 初的正式名称为“训民正音”。

同年,各学者遵循王命编写了训民正音解说书,该解说书的名 称也叫“训民正音”。为了区分两者,将解说书称为“训民正音解例 本”。《训民正音解例本》详细解释了韩文创造的目的及原理等,目 前收藏于首尔涧松美术馆,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记忆遗产。


易学又易写的韩文颁布后,下层百姓和妇女也开始可以学习和 使用文字了。在颁布韩文初期,韩文由28个字母组成,但如今只使 用24个字母。此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制定“世宗大王扫 盲奖”,以表彰为世界扫盲做出贡献的个人或团体,每年颁发一次。



《朝鲜王朝实录》

《朝鲜王朝实录》是将1392年至1863年(历时472年)的朝鲜时代 国王和大臣的行迹及政策相关事宜,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下来的编 年体历史书。

共有2,077册,现收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图书馆。实录编撰主要 是在国王去世、下一任国王即位初期进行的,以史官平时记录下 来的草稿为基础资料进行编撰。

《朝鲜王朝实录》记录了王室的动向和朝鲜时代政治、经济、社 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历史事实,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珍贵的历 史文献。实录一旦编撰完毕便送到史库保管,任何人都不得翻阅。

只有在王室祭祀或接待外国使臣等重要活动的情况下,才破 例允许查看其内容的一部分,以便参考过去的案例。


保存实录的史库原本有4处,即宫殿内的春秋馆、忠州、全州以 及星州,但1592年壬辰倭乱时大部分被烧毁。之后,在妙香山、太 白山、五台山以及江华岛摩尼山新设了史库,以保存实录。



<B>Ilseongnok</b> Private journals concerning personal daily activities and state affairs kept by the rulers of late Joseon from 1760 to 1910.

日省录(图片说明)

《日省录》是一部编年史,以日记的方式记录从1760年到1910年朝鲜后期国王的活动和国家行政的各 个方面

《承政院日记》

《承政院日记》是从1623年3月至1910年8月,以日记的方式记录国 王的秘书室--承政院每天处理的文件和事件的史料。该记录内 容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的史实,包括历代国王的命令,以及各官厅 的报告、上疏内容等,共有3,243卷,现收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



《日省录》

《日省录》是记录朝鲜后期国王的活动以及治国内容的史料。虽是在 国王的立场上以日记形式撰述,但实际上是政府的正式记录文件。


自1760年(英祖36年)至1910年(隆熙4年)历时151年的记录史 料共有2,329卷。涉及内容包括了18~20世纪朝鲜王朝内部的政治 活动、东西方政治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以及世界史的普遍历程等。



<b>Protocol on the Marriage of King Yeongjo and Queen Jeongsun</b> (Joseon, 18th century). This is a manual of the state ceremony held for the marriage between King Yeongjo, the 21st ruler of Joseon, and Queen Jeongsun in 1759.

《英祖贞纯王后嘉礼都监仪轨》(朝鲜王朝,18世纪)(图片说明)

“嘉礼”是指王室重要的庆典活动。《嘉礼都监仪轨》是国王或太子的婚礼相关记录。图为《仪轨》的一部分, 记录了朝鲜王朝第21代国王英祖与其继妃贞纯王后的婚礼。

《朝鲜王朝仪轨》

《朝鲜王朝仪轨》记载了朝鲜时代王室所举行的各种仪礼活动。与 《朝鲜王朝实录》相比,其内容更为详细,尤其是以图画形式从视 觉上展现出国王出行的情景等内容,更详细、生动地描绘了王室 的各种主要活动。


《仪轨》的主要内容包括王妃和世子的册封仪式、婚礼、王室的 葬礼、建造王陵、移葬等各种礼仪。此外,国王为表示重农而亲自 耕田的“亲耕”以及宫殿建筑的新建、维修等内容也都可在《仪轨》 中找到相关记载。比如,正祖时期编撰的《仪轨》,就详细记载了水 原华城筑城相关事宜以及正祖出行水原的情景。


《仪轨》与《朝鲜王朝实录》一样保存在史库里,朝鲜王朝初期 的《仪轨》于1592年壬辰倭乱时大部分被烧毁,但之后编撰的约有 3,895卷的大批《仪轨》仍然保留至今。


《仪轨》原本于1866年被法军拿到法国,一直收藏在巴黎国立图书馆,但在韩国政府和学界的持续归还请求下,于2011年以永 久租赁的方式归还韩国。



<B>Tripitaka Koreana Woodblocks</b> A total of over 80,000 woodblocks carved with the entire can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available to Goryeo in the 13th century.

高丽大藏经板及诸经板

经板经过漫长的时间而完成,广泛记载了高丽时代的政治、文化、思想变化和面貌。

高丽大藏经板及诸经板

高丽大藏经板是自高丽时代(918~1392)1236年起历时15年将佛经 刻在木头上制成的经板。由于经板数量达到81,258块,因此也被称 为“八万大藏经”。每块经板都为两面刻字。目前,高丽大藏经板收 藏于庆尚南道陕川郡海印寺。海印寺是于802年修建的佛教寺庙。

高丽大藏经板是高丽时期在蒙古入侵、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为了借助佛力度过国难而刻制的。高丽大藏经板与中国宋朝、元朝 以及明朝的大藏经板相比,佛教内容更丰富,经板保存得更完好,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价值。高丽大藏经板的制作还为韩 国印刷、出版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18民主化运动记录物

“5·18民主化运动”是自1980年5月18日至27日以韩国光州为中心 展开的民主化运动,对上世纪80年代之后促进东亚地区民主化进 程带来了巨大的影响。5·18民主化运动记录物是当时市民的一系列民主化运动和其后受害者赔偿相关事宜的文件、图片以及影像 等资料的总称。载入记忆遗产的记录物品收藏在5·18纪念财团、 国家记录院、陆军本部、国会图书馆以及美国等处。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FAK_unesco_13.jpg

宗庙祭礼乐佾舞中的武舞

在宗庙祭礼乐中跳的舞蹈叫做“佾舞”。佾舞分文舞和武舞两种。文舞舞姿柔和、婉约,是趋向于文人的舞 蹈;而武舞则舞姿雄劲、骠悍,是趋向于武人的舞蹈。



宗庙祭礼及宗庙祭礼乐

宗庙祭礼是朝鲜时代在宗庙举行的祭祀活动,也是朝鲜时代最高 等级的王室仪礼。在每年5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举行。把儒教当作 治国理念的朝鲜王朝通过祭祀祖先的活动实践伦理道德,从而形 成维系社会生活的精神纽带和伦理秩序。


宗庙祭礼乐是举行宗庙祭礼时,烘托庄严气氛的器乐演奏及歌舞 表演。用打击乐器、弦乐器等各种各样的乐器演奏音乐,并伴有文舞和 武舞等表演,表现出庄严华丽的格调。宗庙祭礼和宗庙祭礼乐将祭祀 仪式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是500多年来几乎完整传承下来的综合艺术。



板索里

板索里是韩国传统表演艺术。一个人清唱,以“Sori(唱)”、“Aniri (说)”、“Ballim(动作)”表现戏剧性长篇故事内容;另一个人则击 鼓伴奏,发出助兴词。自从18世纪以来,板索里广受群众欢迎,并发展成为韩国重要的传统音乐艺术。



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历史最悠久、原貌保存得最完整的民俗庆典活 动。该庆典于每年端午(农历5月5日)即将来临之际在江原道江陵 举行,为期30多天。



<B>Gangneung Danoje Festival</b> A masked couple dancing at the Gwanno Mask Dance during the Dano festival, which is held to celebrate the change of the seasons from spring to summer.

江陵端午祭

江陵端午祭是从农历4月至5月初在岭东地区举行的传统庆典活动。图为在江陵端午祭表演的官奴假面剧。



届时,将祭祀守护村落的大关岭山神,祈求村落平安丰收、家 庭平安幸福,体现出村民团结和协力合作的精神。


端午祭从农历4月5日的“酿神酒(谨酿神酒)”活动开始。当地 村民认为酒是连接天地灵魂的食物,也象征着神。


此外,还举行官奴用舞蹈、动作表演的韩国唯一的无声假面 剧——官奴假面剧、荡秋千、摔跤、农乐大赛、用菖蒲水洗头、吃山 牛蒡蒸糕等各种活动。尤其是用菖蒲水洗头是妇女祈求健康长 寿、驱邪逐魔并使头发亮泽的民俗活动。



羌羌水越来(强羌水越来)

“羌羌水越来”(也称为“强羌水越来”)原是在韩国全罗南道沿海 地区,妇女们在中秋节或正月十五举行的一种集歌唱、舞蹈、游 戏为一体的传统游戏,目前已在全韩国范围内广泛普及,发展成 为韩国重要的传统艺术活动。“羌羌水越来”的基本形式是在宽敞 的户外空间手拉手围成圆圈跳舞,还在中间插入若干种游戏,如 Namsaengi Nori(乌龟游戏)、Deokseok Mori(草席游戏)以及 Gosari Kkeokgi(折蕨菜游戏)等。唱歌时由一人领唱,众人跟着 合唱,节拍从最慢的“陈扬调”开始,渐渐到“中中莫利”,再逐渐变 快到“自振莫利”,舞蹈动作也随着节奏的变化而变化。



男寺党表演

男寺党表演是指男子流浪乐团——男寺党周游于集市和村落进 行的风物游戏、走绳、转大碗、假面剧以及木偶戏等表演。表演时 演奏鼓、长鼓、小锣、钲、喇叭以及太平箫,还加入舞蹈和歌唱。


男寺党表演作为主要在农村流行的韩国传统民俗游戏,主要的目的是让农民在做锄草和插秧等累活时,提高工作效率、减轻 疲劳、加强团结意识。



灵山斋

灵山斋是人死后第49日时为祈求死者极乐往生而举行的梵呗和 舞蹈等佛教祭祀仪式,自高丽王朝传承至今的灵山斋作为重要的 传统文化之一,有时也用来祈祷国泰民安。


灵山斋旨在用佛祖的真谛教化生者和亡者,使他们脱离烦恼 和痛苦的折磨。它并不是简单的表演,而是大众皆可参与的庄严 的佛教仪式,有着重要的价值。



<B>1. Falconry</b> It was once a serious activity conducted to gain food but now an outdoor sport seeking a unity with nature. <B>2. Namsadang Nori</b> Performance presented by a traveling troupe of about 40 performers led by a percussionist called Kkokdusoe. <B>3. Yeongsanjae</b> A Buddhist memorial ritual performed on the 49th day after one’s death to guide the spirit to the pure land of bliss. <B>4. Pansori</b> Performance of a solo artist assisted by a drummer where singing is combined with dramatic narratives and gestures to present a long, epic story (National Center for Korean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s).

男寺党表演

男寺党表演是男寺党为老百姓举行的表演活动。男寺党是在朝鲜王朝后期,包括Kkogdusoe(首领)在 内,由至少40名男子组成的流浪乐团。

灵山斋

灵山斋是一种49祭(人死后第49日时举行的祭祀),祈求死者灵魂相信并依托佛教极乐往生。

板索里

板索里是一位唱者伴着鼓手的鼓伴奏,通过“Sori(唱)” 、“Aniri(说)”、“Ballim(动作)”来表现故事的独 唱歌剧表演。



济州七头堂灵登跳神

济州七头堂灵登跳神在济州岛传承,是祈求丰收富饶的村落跳神 活动。在济州岛将农历2月叫做“灵登月”,认为该时期风神——灵 登奶奶会进入村落和家中游荡一阵,到十五才离开。济州七头堂 灵登跳神便来源于此种民俗信仰。


跆跟

跆跟是韩国的传统武艺之一,也被称作“角戏”、“飞脚术”等,在古 文献中还被称为“Takgyeon”,意为踢腿。跆跟与跆拳道的历史和 技术完全不同,是另一种传统武术。


跆跟的特点是手脚、身体动作与肌肉活动相一致,轻柔和缓, 可以自然地进行对打。同时,它轻快、柔软,犹如跳舞,有着生动的 音乐节奏感,富有艺术性,守多于攻,以脚步动作为主。


比赛方法为参赛者先分别向对方伸出一只脚,也就是在“待接” 状态下开始,用手脚打倒对方或用脚踢到对方的脸部则获胜。



走绳

走绳是艺人在架设于半空的绳子上跳来跳去,边唱歌边跳舞,讲述有趣的故事并展现各种技巧的游戏。在走绳艺人于绳索上展现 各种才艺时,小丑在地上讲笑话,以烘托搞笑气氛。过去,走绳主 要在为祈求新年平安而在宫廷举行的傩礼或接待外国使臣的宴 会等上表演,后来逐渐变为在村落或集市表演的老百姓民俗游 戏。有时也在富人的六十大寿宴会等上表演。


韩国的走绳与外国的走钢丝不同,并不局限于展现走绳技术, 还加入了唱歌、相声等内容,让观众和艺人同欢共乐。



<B>1. Taekkyeon</b> A traditional Korean martial art marked by elegant yet powerful physical movements. <B>2. Jultagi</b> Performance of tightrope walking combined with singing, comedy and acrobatic movements.

跆跟

跆跟是以轻快、柔和的动作压制、防守对方的韩国传统武术。

走绳

韩国的走绳除了展现走绳的技艺之外,还加入了歌唱、相声,让观众和艺人同欢共乐。



放鹰

放鹰是一种驯化野鹰以使之帮助猎手追捕野鸡或兔子的狩猎方 式。在韩半岛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在高丽时代(918-1392)最 为盛行,主要在北方地区流行。放鹰的时期主要从农历10月至春 天的耕种开始之前。


放鹰的方法是在鹰的脚腕拴上皮绳,在尾巴处挂上写有鹰主 名字的Sicimi(名签)和铃。之所以挂铃,是因为在鹰抓到野鸡之 后,要寻找到鹰的位置。2010年与蒙古、法国、捷克、西班牙以及叙 利亚等共11个国家的放鹰文化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 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B>Arirang</b> The most widely loved of all Korean folk songs, Arirang features the refrain “Arirang, Arirang, Arariyo.”

阿里郎

《阿里郎》以“阿里郎,阿里郎,阿啦里哟”为主要歌词,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民谣。图为其英文乐谱。



阿里郎

《阿里郎》的歌词、特色以及曲调因地而异,但在歌词中都包含有 与“阿里郎”、“阿拉里”等相似的词句。


《阿里郎》种类繁多,如缓解农活疲劳的劳动歌曲、倾诉爱恋之 情的情歌、祈求丰收的歌曲,以及让人兴致高昂的快乐歌曲等。


《阿里郎》之所以能够长期传承至今,是因为任何人皆可自由 编词演唱。


首次记录《阿里郎》的乐谱并认识到其重要性的人是美国的胡 默·赫伯特(Homer B. Hulbert,1863~1949)。1896年,他在月刊 《Korean Repository》2月号发表了一篇题为“韩国之声乐”的文章,对《阿里郎》作了如下介绍。

“韩国最大众化的歌曲是名为《阿里郎》的优美歌曲。在韩国人 的心目中,《阿里郎》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其重要性可以说与韩 国人的主食大米相媲美。任何其他歌曲都只不过是《阿里郎》的翻 版而已。在韩国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听到《阿里郎》。《阿里郎》的歌 词和曲调以即兴创作的方式不断变化,传播着韩国的传说、民间 故事、摇篮曲、劝酒歌、家庭生活、旅行以及爱情等,也讲述了韩国 人的抒情性、悠久的历史以及值得借鉴的生活经验等。《阿里郎》 的歌词可以比喻成将英国的口传童谣、拜伦和华兹华斯的诗以及 美国乔尔·钱德勒·哈里斯的《雷木斯大叔讲故事》融合在一起的 结晶”。



FAK_unesco_18.jpg



韩国的越冬辛奇文化

韩国人为确保有足够的辛奇度过寒冷的冬季而腌制越冬辛奇。泡 菜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是韩国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小 菜。因此,腌制越冬辛奇对韩国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越冬准备。


腌制越冬辛奇每个季节都要做不同的准备,过程长达1年。春 天家家户户都要准备虾酱、鳀鱼酱等各种各样的海鲜酱;


夏天要准备海盐,夏末要晒干辣椒,磨辣椒面;到了深秋或初 冬,家人、邻居聚集在一起,用准备好的材料来腌制越冬辛奇。


在个人主义蔓延的现代社会,一家人或邻居们聚在一起腌制大量辛奇的越冬辛奇文化可加强社会成员间的纽带感、归属感以 及韩国人的民族认同感。同时,随着越冬辛奇文化的传承,越冬泡 菜所蕴含的邻里共享精神也代代相传。




World heritage 548 .jpg


Memory of the world 548.jp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548 .jpg